2022-2023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8/28 0:0:8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計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動物與其結構、功能、特點匹配正確的有( )
①水螅——身體輻射對稱、有刺細胞;
②渦蟲——輻射對稱的身體,靠可伸縮的管狀的咽捕食;
③蛔蟲——寄生、體表有角質層、無運動器官;
④蚯蚓——屬節肢動物,靠環帶區分頭尾;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鰓呼吸;
⑥蝗蟲——有外骨骼、靠氣管呼吸、腹部有氣門,胸部有足。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 組卷:24引用:27難度:0.5 -
2.生物進化的長河中,生物與環境之間密不可分,下列關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魚類體表常常有鱗片覆蓋,表面有滑滑黏液,適應于水中生活 B.部分爬行類如烏龜和鱷魚用肺呼吸,適應于水陸兩棲生活 C.鳥類和哺乳類恒定的體溫增強了動物對環境適應能力,擴大了分布范圍 D.哺乳動物具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適應于對復雜多變環境作出反應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3.某同學去動物園游玩時仔細觀察了猴子一系列有趣的行為,下列哪一行為不是通過學習和積累經驗獲得的( )
A.猴子騎自行車 B.猴子向人“行禮” C.野猴爬到樹頂摘桃子 D.猴子向旅客索取食物 組卷:20引用:4難度:0.6 -
4.下列動物行為①候鳥遷徙、②飛鴿傳書、③鸚鵡學舌、④母鳥喂雛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29引用:5難度:0.5 -
5.某生物學家在野外研究紋翅蠅時發現,紋翅蠅會高頻振動帶條紋的翅以嚇退天敵跳蛛。從功能角度劃分,紋翅蠅的這種行為類型和這種研究方法分別是( )
A.攻擊行為,實驗法 B.防御行為,觀察法 C.攻擊行為,觀察法 D.防御行為,實驗法 組卷:13引用:6難度:0.5 -
6.某同學在給微生物進行分類時,把鏈球菌、乳酸菌歸為一類,把煙草葉病毒、艾滋病病毒歸為另一類,其分類依據是( )
A.營養方式是否相同 B.有無細胞結構 C.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D.對人類是否有利 組卷:32引用:5難度:0.7 -
7.下列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 )
A.手癬 B.破傷風 C.蘿卜花葉病 D.禽流感 組卷:39引用:2難度:0.6 -
8.為了防止食物腐敗變壞,人們通常會將食物進行加工處理。下列措施不能長時間保存黃瓜、油桃等果蔬的是( )
A.冷鏈運輸 B.脫水曬干 C.真空包裝 D.常溫保存 組卷:32引用:2難度:0.6 -
9.農戶將腐熟劑撒到地里,農作物秸稈很快就轉變成容易被農作物吸收和利用的肥料。據此推測,腐熟劑的主要成分是( )
A.病毒 B.細菌和真菌 C.無機鹽 D.維生素 組卷:21引用:6難度:0.7 -
1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落花轉化為春泥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本身的光合作用 B.植物花瓣的呼吸作用 C.土壤的吸收作用 D.細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組卷:100引用:4難度:0.9 -
11.下列有關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實例描述正確的是( )
A.“蝗災”會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 B.蝴蝶與蜜蜂能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C.蚜蟲吸吮植物汁液對植物有利 D.螞蟻“侵食”金合歡對金合歡有害 組卷:18引用:4難度:0.6 -
12.157年前,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是怎樣發生的。對其實驗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變量是是否有鵝頸 B.把肉湯加熱是為了更好喝 C.細菌在大氣中廣泛存在 D.細菌是自然發生的 組卷:8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每空1分,計30分)
-
35.某校興趣小組做了“酵母菌的發酵作用及影響因素”的探究實驗,實驗設計如下表,在四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相應物質(干酵母中有活的酵母菌),攪拌均勻,在四個瓶口處套上大小相同的氣球并密封,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如下表所示現象:
裝置 1號 2號 3號 4號 加入物質 水 40mL 40mL 40mL 40mL 葡萄糖 10g 10g 無 10g 酵母粉 5g 無 5g 5g 溫度 25℃ 25℃ 25℃ 0℃ 現象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不脹大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不脹大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不脹大
(1)表中可以驗證“酵母菌具有發酵作用”的一組對照實驗是
(2)1號瓶內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了
(3)1號和3號的實驗結果說明,酵母菌的生存需要
(4)4號瓶內沒有產生氣泡的原因是
(5)為了繼續探究“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酒精”的實驗,該興趣小組在如圖所示兩套裝置中分別加入等葡萄糖、水和酵母粉,并進行如圖所示操作。其中能產生酒精的裝置是組卷:21引用:3難度:0.4 -
36.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實驗中,某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方案如圖甲所示,在迷宮出口處放一些小鼠喜愛的食物,將小鼠放進迷宮入口,記錄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實驗結果如圖乙所示,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小鼠一生下來就會吮吸乳汁,這是一種本能,由體內的
(2)有研究表明,鼠類能通過氣味識別同類,這種氣味起到了
(3)隨著訓練天數的增加,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錯誤”次數逐漸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宮后長時間不給予食物獎勵,則小鼠的這種走迷宮行為組卷:5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