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1分,共25分)
-
1.下列屬于青春期生理變化的是( )
①男生長胡子
②有的學生臉上長青春痘
③感到孤獨,不愿與人交往
④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失去控制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組卷:190引用:26難度:0.7 -
2.盈盈在日記中寫道:“自從進入青春期,我時而高興,時而煩惱;時而自信,時而又很自卑;時而希望父母幫助,時而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時而覺得自己人緣很好,時而覺得自己很孤獨……”據此完成下面2~3題。
盈盈的這種心理( )
①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現
②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③需要我們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
④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順其自然就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組卷:5引用:0難度:0.70 -
3.盈盈在日記中寫道:“自從進入青春期,我時而高興,時而煩惱;時而自信,時而又很自卑;時而希望父母幫助,時而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時而覺得自己人緣很好,時而覺得自己很孤獨……”據此完成下面2~3題。
盈盈寫日記這種自我調節的方法屬于( )A.自我暗示 B.宣泄自己的感受 C.自我解嘲 D.轉移注意力 組卷:7引用:0難度:0.80 -
4.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于青少年來說( )
A.只要提出問題,不用解決問題 B.質疑比學習重要 C.在生活中對于一切事情都要提出質疑 D.培養批判精神非常重要 組卷:8引用:4難度:0.8 -
5.現在的中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于是將男孩當女孩養或把女孩當男孩養的情況不難見到。結果有些男孩長大后,行為舉止像女生一樣“淑女”,經常遭人嘲笑。他們要經過有意識地糾正,才能恢復“正常”。這說明我們應該( )
①要正確認識性別角色,學會塑造自我形象
②要平靜而欣然地接納自己的青春期生理變化
③要了解自己與異性的不同特點
④不要過于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組卷:33引用:15難度:0.7 -
6.七年級學生許麗喜歡上了隔壁班的一名男生,她想向該男生表白。對于這種朦朧的情感,我們的正確做法是( )
①順其自然
②積極發展
③慎重對待
④理智處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組卷:80引用:2難度:0.7 -
7.相遇青春,我們心中開始萌發一些對異性朦朧的情感,但這并不是真正的愛情。下列對真正愛情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愛情既意味著欣賞與尊重,更需要責任和能力
②愛情是一種高尚的情感
③真正的愛情是脫離物質基礎的
④真正的愛情包含尊重、責任、珍惜、平等、自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34引用:2難度:0.8 -
8.“在已錯過青春的人眼里,青春是無限的可能;在困守于青春、茫然憤怒的人眼里,青春是一種缺陷。人們初次品嘗青春滋味,并不知道只要保持幻想,貧窮的滋味也是甜的:而永遠離別青春后,對青春的渴望、遺憾、追念……那個滋味,即使坐擁財富,也還是苦的。”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我們要規劃青春路徑,探索青春之路 B.我們要展現青春才華,激發生命潛能 C.我們要克服自身弱點,定要十全十美 D.我們要激蕩青春活力,助力青春成長 組卷:33引用:4難度:0.8 -
9.“羞惡之心”像威嚴的法官,端坐內心法庭。因此,我們應該做到( )
①為了避免出錯,不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
②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
③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
④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6引用:1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分25分)
-
27.[傳播正能量]
材料:由于基礎較差,再加上生病誤了很多課,小輝期中考試考得不很理想,他感到很傷心,產生了羞恥感、控敗感、自卑感,于是不和同學交往,變得郁郁寡歡。后來同學們都關心和幫助他,他自己也努力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從此他變得開朗快樂起來,決心期末考試一定取得好的成績。
(1)小輝產生的恥辱感挫敗感、自卑感屬于一種什么感受?
(2)有人說“恥辱感、挫敗感、自卑感”等感受給人帶來不舒服、不愉快,是“百害而無一利”,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3)小輝最后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變得開朗快樂起來。這對我們傳遞情感正能量有什么啟示?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28.“新時代好少年”張嘉麟參加聯合國示范項目“國際青少年模擬聯合國(MMUN)峰會”選拔活動,迎難而上,勤奮查閱資料、撰寫講稿、練習演講,經歷初賽、復賽、晉級賽、半決賽,歷時半年,終于闖入總決賽。決賽時,他和隊友密切配合、積極發言,由他主導撰寫的決議草案高票通過,并提交聯合國秘書長,存入聯合國檔案,展現了中國青少年的風采。
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上述材料給我們建設美好集體提供了哪些借鑒?組卷:6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