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必修2《3.5 生物體存在表觀遺傳現象》2020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2分)
-
1.可遺傳變異是生物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導致的變異,但是科學家卻發現一些特別的變異:雖然DNA的序列沒有改變,但是變異卻可以遺傳給后代,把這種現象稱為表觀遺傳。下列關于基因和性狀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
A.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也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B.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共同調控生物的性狀 C.表觀遺傳中,核內遺傳物質在親子代之間傳遞不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D.表觀遺傳的一種解釋:基因在轉錄和翻譯過程中發生了一些穩定性的改變 組卷:70難度:0.7 -
2.下列關于表觀遺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表觀遺傳的分子生物學基礎是DNA的甲基化等 B.表觀遺傳現象中,生物表型發生變化是由于基因的堿基序列改變 C.表觀遺傳現象與外界環境關系密切 D.DNA甲基化的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同樣的表型 組卷:77引用:10難度:0.8
二、綜合題
-
5.請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問題。
你知道嗎?長期、持久的生活習慣或環境改變,可能會讓我們的基因發生適應性的改變,而發生改變的基因,或許會遺傳給下一代。你高于同伴的水下憋氣能力,有可能是從父輩那里繼承來的;你的祖輩經歷過的“創傷”,會在你的身上“完美”地復制下來;你現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會對基因產生絕對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改變你的遺傳特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生命不是由基因決定的。實際上,遺傳基因以我們無法想象的方式,影響和塑造著我們的生活。
分子生物學研究揭示,某些環境因素雖然沒有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卻會引起基因序列等的特定化學修飾,即表觀修飾,進而影響基因表達,且這種表觀修飾還可能傳遞給后代,使子代表現型發生變化,這通常被稱為表觀遺傳。甲基化作用是一種常見的表觀修飾,甲基化的工作原理,就是將由氫和碳組成的三葉草狀的化合物(-CH3,甲基),附加在DNA上改變基因結構,通過這種方式使細胞按照我們所要求的形式存在和行動,或是繼續秉承上一代的要求活動。甲基化作用“標記”對基因的開啟或關閉會帶來癌癥、糖尿病或出生缺陷,也能影響基因表達而讓我們更健康、更長壽。
正因為表觀遺傳學效應對生物演化、適應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它造成的適應性狀改變勢必應該被遺傳下來。內地人進入高原往往會產生嚴重的高原反應。研究發現,胚胎期或者發育期高原低氧有可能引起表觀遺傳的改變,導致機體對高原的長期適應。另一方面,一些環境造成的傷害也是遺毒甚遠,哪怕當初的環境改變并沒有持續。上世紀80年代,研究者追蹤瑞典某小鎮從小有暴食習慣的男性,發現他們孫輩的平均壽命竟比同齡正常進食男性的孫輩短32年。
案例表明,基因組似乎能夠“記憶”它所接觸的某些環境影響。表觀遺傳效應通常只影響成人的體細胞,關閉基因表達或調控基因活性;不過,有些表觀遺傳也能改變精子和卵細胞,這樣就能將獲得性狀遺傳給后代。
(1)有人認為“表觀遺傳效應一定會將表觀修飾遺傳給后代”,請結合文中內容和你對遺傳信息的理解,判斷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
(2)通過閱讀本文關于表觀遺傳的介紹,如何運用表觀遺傳學知識指導我們的生活?組卷:8引用:2難度:0.7 -
6.閱讀材料“柳穿魚花的形態結構和小鼠毛色的遺傳”,簡要回答相關問題:
(1)資料1中,柳穿魚是一種園林花卉。教材所示的兩株柳穿魚,除了花的
(2)資料2中,某種小鼠實驗中子一代的基因型均為Avya,卻表現為介于黃色和黑色之間的一系列過渡類型,原因是
(3)柳穿魚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達的原因是它被
(4)柳穿魚Lcyc基因和小鼠Avy基因發生甲基化修飾如圖:
從圖中看出,兩種基因的
(5)有研究表明,吸煙會使人的體細胞組卷:50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