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安徽省合肥市七校教育聯盟高二(上)期中化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4/10/10 5:0:1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
-
1.有甲、乙、丙、丁四個相同的容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發生反應:CO2(g)+H2(g)?CO(g)+H2O(g),起始時放入容器內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見表,上述四種情況達到平衡后,CO的物質的量大小順序是( )
CO2 H2 CO H2O 甲 1mol 1mol 0 0 乙 2mol 1mol 0 0 丙 0 0 1mol 1mol 丁 1mol 0 1mol 1mol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2.甲醇--水蒸氣重整法所得氫氣是電動汽車燃料電池的理想氫源。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反應ⅠCH3OH(g)+H2O(g)═CO2(g)+3H2(g)ΔH1═49kJ?mol-1;反應ⅡCH3OH(g)═CO(g)+2H2(g)ΔH2。CO會損害燃料電池的交換膜。在壓強、CH3OH和H2O的起始濃度一定的條件下,催化反應相同時間,測得不同溫度下,CH3OH的轉化率、H2的產率和CO的物質的量如圖中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相同條件下達平衡狀態時的變化)。已知:CO的選擇性═
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O的物質的量反應的CH3OH的物質的量A.ΔH2<0 B.210℃升溫至270℃時,反應Ⅰ的活化能增大 C.溫度升高,反應Ⅰ的速率比反應Ⅱ增加的更多 D.溫度升高,n(CO)的實際值與平衡值相差越來越大,原因是催化劑對CO的選擇性升高 組卷:65引用:2難度:0.5 -
3.向三個體積均為3L的恒容絕熱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500℃條件下開始發生如下反應:H2(g)+Br2(g)=2HBr(g)△H<0,測得達平衡時有關數據如表:
容器 Ⅰ Ⅱ Ⅲ 反應物投入量 1molH2、1molBr2 2molHBr 2molH2、2molBr2 平衡時正反應速率 v1 v2 v3 平衡常數 K1 K2 K3 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 n1 n2 n3 反應物的轉化率 α1 α2 α3 A.v1=v2 B.K1<K3 C.n1>n2 D.α1+α2>1 組卷:38引用:2難度:0.5 -
4.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X(g)+Y(g)═2Z(g)△H<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據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應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32 mol氣體X和0.32 mol氣體Y,到達平衡時,n(Z)<0.24 mol D.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16 mol氣體X,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氣體Y的轉化率增大,X的體積分數增大 組卷:65引用:7難度:0.7 -
5.常溫下,向一定濃度的Na2R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粒子濃度與混合溶液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H2R是二元弱酸,Y表示
或c(R2-)c(HR-),pY=-lgY,題中涉及濃度的單位為mol?L-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HR-)c(H2R)A.曲線m表示p 與混合溶液pH的變化關系c(R2-)c(HR-)B. =103.9Ka1(H2R)Ka2(H2R)C.NaHR溶液中存在:c(Na+)<c(HR-)+2c(R2-) D.滴加稀硫酸的過程中, 保持不變c(R2-)?c2(H+)c(H2R)組卷:114引用:6難度:0.7 -
6.常溫下向100mL 0.1mol?L-1Na2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鹽酸,溶液中pOH與加入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已知:pOH=-lgc(OH-),K1(H2C2O4)=1×10-2,K2(H2C2O4)=1×10-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m的值約為5 B.若V1=100,則n>7 C.a點:c(Na+)+c(H+)=c(HC2 )+2c(C2O-4)+c(Cl-)+c(OH-)O2-4D.若q=10,則b點對應的溶液 >100c(HC2O4-)c(H2C2O4)組卷:67引用:4難度:0.5 -
7.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圖①可表示CH4(g)+H2O(g)=CO(g)+3H2(g)ΔH=+205.9kJ?mol-1的能量變化 B.圖②中ΔH表示碳的燃燒熱 C.實驗的環境溫度為20℃,將物質的量濃度相等、體積分別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測得混合液的最高溫度如圖③所示(已知V1+V2=60mL) D.已知穩定性:B<A<C某反應由兩步構成:A→B→C,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曲線如圖④所示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
-
21.鋅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金屬,目前工業上主要采用“濕法”工藝冶煉鋅,以某硫化鋅精礦(主要成分是ZnS,還含有少量FeS等其他成分)為原料冶煉鋅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Zn和H2SO4,基態S原子占據最高能級的原子軌道的形狀為的空間結構為SO2-4
(2)“焙燒”過程在氧氣氣氛的沸騰爐中進行,“焙砂”中鐵元素主要以Fe3O4形式存在,寫出“焙燒”過程中FeS主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SO2-3)c(HSO-3)
(3)浸出液“凈化”過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質為鋅粉,所得“濾渣”的成分為
(4)改進的鋅冶煉工藝,采用了“氧壓酸(稀硫酸)浸”的全濕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導致空氣污染的焙燒過程,又可獲得一種有工業價值的非金屬單質。
①下列設想的加快浸取反應速率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將稀硫酸更換為98%的濃硫酸
B.將硫化鋅精礦粉碎
C.適當升高溫度
②硫化鋅精礦的主要成分ZnS遇到硫酸銅溶液可慢慢地轉化為銅藍(CuS):ZnS(s)+Cu2+(aq)?CuS(s)+Zn2+(aq),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組卷:54引用:3難度:0.6 -
22.具有十八面體結構的Ag3PO4晶體是一種高效光催化劑,可用于實現“碳中和”,也可用于降解有機污染物。
Ⅰ.配位-沉淀法制備Ag3PO4高效光催化劑
已知:ⅰ.Ag3PO4難溶于水,可溶于硝酸;
ⅱ.Ag3PO4沉淀的生成速率會影響其結構和形貌,從而影響其光催化性能;
ⅲ.銀氨溶液中存在:Ag(NH3)2+?Ag++2NH3
(1)配制銀氨溶液時的反應現象是
(2)加入Na2HPO4溶液時,發生以下反應,請將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3)AgNO3和Na3PO4在溶液中反應也可制得Ag3PO4固體,但制得的Ag3PO4固體光催化性能極差。從速率角度解釋其原因:
Ⅱ.Ag3PO4光催化劑的使用和再生
已知:Ag3PO4晶體在光照條件下發揮催化作用時,首先引發反應。a.Ag3PO4[Ag3PO4]⊕+e-可見光
(4)Ag3PO4光催化CO2制備甲醇可實現“碳中和”,a的后續反應:2H2O+4[Ag3PO4]⊕O3+4H++4Ag3PO4,CO2+6e-+6H+=CH3OH+H2O,則由CO2制備甲醇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可見光
(5)Ag3PO4光催化降解RhB(代表有機污染物),RhB被氧化成CO2和H2O。a的后續反應O2+e-=,H2O+[Ag3PO4]⊕=H++?OH+Ag3PO4O-2
注:Ag3PO4在該催化過程中可能發生光腐蝕,生成單質銀,影響其光催化性能。
用Ag3PO4依次降解三份相同的廢水,測得3次降解過程中RhB的殘留率(c/co:即時濃度與起始濃度之比)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H和是降解RhB的重要氧化劑O-2
b.第1次使用后Ag3PO4的光催化性能降低
c.該實驗條件下,Ag3PO4使用兩次即基本失效
②第1次光降解時,0~25min內的反應速率為組卷:128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