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華英學校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6 4: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 1.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關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
            s
            t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3.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組卷:40引用:3難度:0.9
          • 4.如圖所示是敲擊音叉時示波器在相同時間內截取的二列聲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08引用:19難度:0.9
          • 5.關于所示圖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13引用:18難度:0.9
          • 6.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7.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正確的是(  )

            組卷:331引用:11難度:0.6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21分)

          • 8.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取決于所選的
            ,如圖所示,“神舟九號”飛船和“天宮一號”對接完成后,“神舟九號”內的航天員看到“天宮一號”紋絲不動,地球在緩緩轉動,則航天員選取的參照物是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9.雷雨天,我們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是由于光速比聲速
            ;光在
            中傳播得最快。運動會短跑200米比賽中,終點的計時員
            時開始計時(選填“看到發令槍冒出的煙”或“聽到發令槍的聲”)。

            組卷:6引用:1難度:0.8

          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9分)

          • 26.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強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頻率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如果回聲的頻率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頻率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出的聲波信號在10s內接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監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一分鐘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2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組卷:29引用:2難度:0.5
          • 27.一般來說,由靜止開始往下滾的小球是做加速度運動的,越來越快;往上滾時做減速運動,越來越慢,因為有阻力的作用,小球往下滾,然后往上滾時能夠上升的最高高度比開始往下滾時的高度要低,在水平面往前滾動時會越來越慢。小新和同學一起用硬紙板搭建了圖示的軌道,測量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1)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2)他們先用鋼卷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因一次實驗的測量誤差較大,需多次測量。為保證小球每次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用同一小球從左邊斜面的
            高度(選填“不同”,“相同”或“隨機”)由靜止釋放。要使小球能夠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平段BD的高度。
            (3)從A點開始計時,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球經過B、C、D、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據并記錄在表中。分析表中數據可知vBC
            vCD(選填“>”,“<”或“=”),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
            點的速度最小,小球在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路段 距離s/cm 運動時間t/s 平均速度v/(m?s-1
            AB 50.00 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1.75 0.67
            DE 100.00 0.93 1.07

            組卷: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