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6 2:0:2

          一、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2014年“6?5”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向污染宣戰”.下列有關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201引用:93難度:0.9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22引用:5難度:0.8
          • 3.《天工開物》中記載了“蜀省井鹽”的制備步驟,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528引用:24難度:0.6
          • 4.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組卷:103引用:5難度:0.9
          • 5.下列關于“物質-用途-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4引用:13難度:0.7
          • 6.消防用自動感溫噴淋頭結構如圖所示。當噴淋頭附近溫度升高到噴淋頭的設定值時,丙三醇將熱敏玻璃球脹破,噴淋頭自動噴水滅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40引用:60難度:0.5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0分)

          • 17.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燃燒與滅火的原理時,進行如下實驗:點燃兩支蠟燭,分別在蠟燭上扣上大小一樣的燒杯。

            (1)實驗現象;a中澄清石灰水
             
            ,b中內壁出現
             
            ,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燒杯中蠟燭一段時間后都熄滅。
            (2)問題1:蠟燭熄滅是因為氧氣耗盡嗎?
            利用氧氣傳感器測定蠟燭在某密閉容器內燃燒過程中氧氣濃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據如圖分析,蠟燭的熄滅時間是
             
            。t2至t3氧氣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②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3)問題2: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使蠟燭熄滅嗎?
            資料: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小組同學將燃著的蠟燭伸入二氧化碳與氧氣體積比4:1混合氣體中,發現蠟燭先是正常燃燒而后才慢慢熄滅,并未出現立即熄滅的情況,說明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不是使蠟燭熄滅的原因。

            ①如圖1所示,先往250mL液體中通入氧氣,待觀察到量筒內液體體積為
             
            mL時,改換燒杯接液體,再通入二氧化碳至液體完全排出,獲得混合氣體。圖中植物油的作用
             

            ②某同學認為圖1裝置收集到的混合氣體體積比存在誤差,應該選圖2,你覺得產生誤差的原因是
             

            組卷:91引用:2難度:0.5
          • 18.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甘氨酸(C2H5NO2)是其中的一種。根據甘氨酸的化學式計算:(請寫出詳細計算過程)
            (1)求甘氨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
            (2)求甘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
            (3)求甘氨酸中C、O兩種元素的質量比。
            (4)求7.5g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質量。

            組卷:82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