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7/16 8:0:9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2分)
-
1.現有一種新藥物,在臨床使用之前先找一種動物做藥性實驗,最好選用下列哪種動物( )
A.長臂猿 B.黑猩猩 C.猩猩 D.大猩猩 組卷:49引用:4難度:0.9 -
2.一位AB型血的人大量失血后,應給他輸入(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組卷:168引用:19難度:0.9 -
3.如圖是顯微鏡視野下人血涂片示意圖。若傷口受病菌感染發(fā)炎,數量明顯增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17引用:3難度:0.5 -
4.如圖為淀粉消化后的終產物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huán),并進入組織細胞進行代謝的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心臟的四個腔,a、b、c分別代表不同的物質。對于結構②,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A.②和④之間存在瓣膜 B.心壁肌肉比④的薄 C.內部流動的是靜脈血 D.內部流動的是動脈血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5.某成年演員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 )
A.色素分泌不足 B.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C.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D.激素分泌不足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6.做膝跳反射試驗時,應叩擊的部位是( )
A.膝蓋 B.膝蓋下面的韌帶 C.膝蓋上面的韌帶 D.膝蓋上面的肌肉 組卷:48引用:3難度:0.7 -
7.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結合眼睛的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2是晶狀體,有彈性,能折射光線,但曲度也容易變化,導致視覺障礙 B.3是瞳孔,由暗處到明處時,瞳孔會變小 C.視覺形成的過程:光線→1角膜→3瞳孔→2晶狀體→9玻璃體→8視網膜→11視神經→大腦皮層 D.5是鞏膜,保護眼球內部結構 組卷:72引用:3難度:0.5
二.解答題(滿分70分)
-
20.某生物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fā)育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將兩個相同的玻璃缸編成甲、乙兩組。兩組均放入600毫升河水和等量的蝌蚪飼料,并各培養(yǎng)同種、同一批相同數量的小蝌蚪(不能少于10只);
②甲組隔天加甲狀腺激素5mg,持續(xù)5次;乙組不加甲狀腺激素,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
③每兩天換300毫升的水,并每天觀察和記錄蝌蚪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實驗數據如下:后肢長出的平均時間(d) 前肢長出的平均時間(d) 尾脫落的平均時間(d) 尾脫落時的平均體長(cm) 甲組 4 7 26 0.7 乙組 5 9 37 1.3
(1)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都離不開
(2)該實驗探究的變量是
(3)根據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甲狀腺激素組卷:2引用:4難度:0.4
三.解答題(共1小題)
-
21.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2020年5月1日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huán)境,關系節(jié)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垃圾分類是非常有必要的: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fā)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能提高資源化利用程度。如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自然界存在的有機物,幾乎都能被微生物降解。堆肥處理就是依靠自然界廣泛分布的微生物,通過生物轉化,將城市垃圾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機組分轉化為腐殖質肥料、沼氣或其他轉化產品(如飼料蛋白、乙醇或糖類),從而達到城市垃圾無害化和資源化的一種處理方法。
當前,應提倡適度消費,要減少一次性消費,要加強資源的重復利用。綠色消費就是不影響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fā)展,為他們留下青山綠水,留下豐富的可供持續(xù)利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
(1)本文討論的話題是
(2)你認為用堆肥法處理有機垃圾的優(yōu)點是
(3)電子產品的加速升級,我國廢舊電池數量呈爆發(fā)式增長。當這些電池的壽命達到設計年限時,便加入到報廢的行列。手機廢舊電池應放入哪類垃圾桶
A.可回收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廚余垃圾
(4)以下關于垃圾分類的意義的說法不包括
A.減少垃圾產生量 B.提高資源化利用 C.降低對生物的危害 D.垃圾對土壤無害
(5)你能為“無廢城市”做些什么?組卷:144引用: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