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市豐臺區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6/17 8:0:9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求的一項。

          • 1.在蠶豆根尖細胞的生命活動中,不可能發生的過程是(  )

            組卷:41引用:2難度:0.7
          • 2.如圖所示為菠菜葉肉細胞內的部分能量轉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3難度:0.5
          • 3.研究人員在四川牡丹(2n=10)花粉母細胞中觀察到圖中箭頭所示的“染色體橋”現象。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4難度:0.5
          • 4.小鼠常染色體上的Igf2基因存在促生長的A和無此功能的a兩種類型。DNA甲基化修飾通常會抑制基因的表達。甲基化修飾對Igf2基因傳遞的影響如圖。對該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50引用:5難度:0.5
          • 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6.根系對低養分或局部養分供應的生長響應稱為“覓食反應”,主要表現為當氮磷輕度缺乏時,根系增殖能力增強。生長素在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4難度:0.7
          • 7.腦卒中是腦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導致的疾病,患者常出現上下肢不能運動等功能性障礙研究人員嘗試通過如圖所示的“腦機接口”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能部分恢復受損大腦的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6題,共70分。

          • 20.耳聾是人類常見的感覺障礙之一,約有一半的耳聾患者由遺傳因素導致。
            ?
            (1)圖1是非綜合性遺傳性耳聾(N型)的某個家系圖,傳統觀點認為該病是單基因遺傳病由此推測,該家庭中耳聾患者的遺傳方式可能是
             
            ,理由是
             

            (2)采集該家庭所有成員的血液樣本,測定與聽力相關的基因序列,發現P基因和C是因序列異常,測序結果如下,其中①②為P基因部分序列,③④為C基因部分序列。
            ①……TTGAAATCACTC……③……TCATTCGTGAGGG……
            ②……TTGAAACTCACTC……④……TCATTCATGAGGG……
            個體 P基因部分序列測序結果 C基因部分序列測序結果
            Ⅰ-1
            Ⅰ-2
            Ⅱ-2、Ⅱ-3、Ⅱ-4
            根據以上信息分析,P基因和C基因的突變片段分別是
             
             
            (填序號)。Ⅱ-1的P基因和C基因部分序列的測序結果與Ⅰ-2完全相同的概率為
             
            。該測序結果與(1)中推測不相符,試解釋原因
             

            (3)為判斷突變基因能否正確轉錄和翻譯。將四種基因分別與質粒構建過表達載體后導入受體細胞,比較各組蛋白表達量的差異,結果如圖2、3。
            結果顯示,與正常基因相比,突變P基因表達的蛋白質
             
            ,而突變C基因的表達情況并非如此。其中,兩種突變蛋白質的分子量發生不同變化的根本原因
             

            (4)進一步觀察發現正常P蛋白和C蛋白在內耳毛細胞中均勻分布,兩種蛋白間的相作用使內耳毛細胞能將機械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但突變P蛋白和C蛋白在細胞中都有集現象。綜合以上信息,請用箭頭和文字構建導致耳聾的機制圖。
             

            組卷:12引用:1難度:0.4
          • 21.油菜種子是中國最重要的植物油來源之一。研究者以甘藍型油菜為材料,通過多種育種技術來提高油菜種子的含油量。
            ?
            (1)甘藍型油菜是由甘藍(2n=18)和白菜(2n=20)種間雜交,再經過
             
            處理后形成的
             
            倍體。
            (2)種子油脂的積累包含油脂合成和降解的動態平衡過程。研究人員欲探究脂類水解酶基因Bn在油脂積累過程中的作用,用化學試劑EMS誘變野生型植株,并篩選出Bn基因的突變體1(C位點突變)和突變體2(D位點突變)。將兩種突變體分別與野生型連續雜交再自交,目的是
             
            。從自交子代中分離得到不同單突變純合子,種植后檢測種子含油量,卻發現均小于未經過EMS處理的野生型。
            (3)進一步通過雜交和基因型鑒定,篩選得到了C和D雙突變純合子、C和D雙位點正常純合子,種植后測定種子含油量,結果如圖1。
            該實驗結果說明Bn基因表達后促進了種子油脂消減,依據是
             
            。由于①②的種子含油量均小于③,利用突變體進行的連續雜交并未達到目的,試從誘變的特點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編輯”另一活力更強的品系R的Bn基因,再自交得到Bn基因突變純合子,測定其種子含油量和油體面積,結果如圖2、圖3。
            結果表明,突變的Bn基因表達后
             
            。結合(3)(4)的實驗結果分析,利用CRISPR/Cas9技術獲得Bn基因突變純合子,與誘變育種相比,除了縮短育種年限外,還具有的顯著優勢是
             

            (5)種子成熟末期,油脂合成和消減的動態平衡能夠確保種子休眠以防過早發芽欲將Bn基因突變純合子用于農業生產,還需進一步調查
             
            、萌發后根長等種子活力指標。若活力指標與野生型相比
             
            ,則可推廣應用。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