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豐臺區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6/17 8:0:9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求的一項。
-
1.在蠶豆根尖細胞的生命活動中,不可能發生的過程是( )
A.自由水和結合水相互轉化 B.mRNA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 C.葡萄糖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線粒體 D.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 組卷:41引用:2難度:0.7 -
2.如圖所示為菠菜葉肉細胞內的部分能量轉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都發生在葉綠體,③④分別發生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B.類囊體膜上的四種色素吸收的光波長有差異,但都可用于① C.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時②儲存的能量等于④釋放的能量 D.②一般與放能反應相聯系,③一般與吸能反應相聯系 組卷:23引用:3難度:0.5 -
3.研究人員在四川牡丹(2n=10)花粉母細胞中觀察到圖中箭頭所示的“染色體橋”現象。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時期是減數第一次分裂 B.姐妹染色單體連接形成染色體橋 C.染色體橋現象不會影響基因重組 D.該細胞的子細胞中遺傳信息相同 組卷:10引用:4難度:0.5 -
4.小鼠常染色體上的Igf2基因存在促生長的A和無此功能的a兩種類型。DNA甲基化修飾通常會抑制基因的表達。甲基化修飾對Igf2基因傳遞的影響如圖。對該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雌鼠的A基因來自它的父本 B.雌雄鼠基因型相同表型不同 C.雌雄鼠雜交子代的表型比例為3:1 D.甲基化不改變Igf2基因堿基序列 組卷:50引用:5難度:0.5 -
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隨機交配對種群基因頻率有較大的影響 B.通過化石可以了解滅絕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 C.適應的形成離不開遺傳變異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D.人類能與病毒長期共存是二者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6.根系對低養分或局部養分供應的生長響應稱為“覓食反應”,主要表現為當氮磷輕度缺乏時,根系增殖能力增強。生長素在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系吸收的氮磷可用于細胞合成ATP、核酸等物質 B.持續施加高濃度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的“覓食反應” C.“覓食反應”是由基因、激素和環境因素共同調節的 D.“覓食反應”是植物為了適應環境長期進化的結果 組卷:31引用:4難度:0.7 -
7.腦卒中是腦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導致的疾病,患者常出現上下肢不能運動等功能性障礙研究人員嘗試通過如圖所示的“腦機接口”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能部分恢復受損大腦的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腦卒中患者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等非條件反射 B.腦卒中患者常伴有認知或言語障礙等后遺癥 C.腦機接口必須連接傳出神經及相應的效應器 D.腦機接口意在恢復患者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6題,共70分。
-
20.耳聾是人類常見的感覺障礙之一,約有一半的耳聾患者由遺傳因素導致。
?
(1)圖1是非綜合性遺傳性耳聾(N型)的某個家系圖,傳統觀點認為該病是單基因遺傳病由此推測,該家庭中耳聾患者的遺傳方式可能是
(2)采集該家庭所有成員的血液樣本,測定與聽力相關的基因序列,發現P基因和C是因序列異常,測序結果如下,其中①②為P基因部分序列,③④為C基因部分序列。
①……TTGAAATCACTC……③……TCATTCGTGAGGG……
②……TTGAAACTCACTC……④……TCATTCATGAGGG……個體 P基因部分序列測序結果 C基因部分序列測序結果 Ⅰ-1 ① ② ③ ③ Ⅰ-2 ② ② ③ ④ Ⅱ-2、Ⅱ-3、Ⅱ-4 ① ② ③ ④
(3)為判斷突變基因能否正確轉錄和翻譯。將四種基因分別與質粒構建過表達載體后導入受體細胞,比較各組蛋白表達量的差異,結果如圖2、3。
結果顯示,與正常基因相比,突變P基因表達的蛋白質
(4)進一步觀察發現正常P蛋白和C蛋白在內耳毛細胞中均勻分布,兩種蛋白間的相作用使內耳毛細胞能將機械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但突變P蛋白和C蛋白在細胞中都有集現象。綜合以上信息,請用箭頭和文字構建導致耳聾的機制圖。組卷:12引用:1難度:0.4 -
21.油菜種子是中國最重要的植物油來源之一。研究者以甘藍型油菜為材料,通過多種育種技術來提高油菜種子的含油量。
?
(1)甘藍型油菜是由甘藍(2n=18)和白菜(2n=20)種間雜交,再經過
(2)種子油脂的積累包含油脂合成和降解的動態平衡過程。研究人員欲探究脂類水解酶基因Bn在油脂積累過程中的作用,用化學試劑EMS誘變野生型植株,并篩選出Bn基因的突變體1(C位點突變)和突變體2(D位點突變)。將兩種突變體分別與野生型連續雜交再自交,目的是
(3)進一步通過雜交和基因型鑒定,篩選得到了C和D雙突變純合子、C和D雙位點正常純合子,種植后測定種子含油量,結果如圖1。
該實驗結果說明Bn基因表達后促進了種子油脂消減,依據是
(4)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編輯”另一活力更強的品系R的Bn基因,再自交得到Bn基因突變純合子,測定其種子含油量和油體面積,結果如圖2、圖3。
結果表明,突變的Bn基因表達后
(5)種子成熟末期,油脂合成和消減的動態平衡能夠確保種子休眠以防過早發芽欲將Bn基因突變純合子用于農業生產,還需進一步調查組卷:1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