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8課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2021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2/7 21:30:2

          一、基礎訓練

          • 1.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組卷:44引用:1難度:0.8
          • 2.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3引用:1難度:0.9
          •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46引用:3難度:0.8
          • 4.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這樣寫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自信對于任何一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培養自信心應該做到(  )
            ①體會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學會為自己喝彩
            ②采用場景變換等方式,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③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落人后
            ④避免犯任何錯誤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5.依照文中畫線句子的邏輯關系,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  )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  )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組卷:23引用:2難度:0.8
          • 6.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這句中‘他信力’加上引號,所起的作用是(  )

            組卷:55引用:4難度:0.9
          • 7.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3引用:1難度:0.7
          • 8.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33引用:1難度:0.8

          四、現代文閱讀

          • 23.閱讀《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完成后面的問題。
                  ①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②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⑤中國人現在是發展著“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⑦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⑧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⑨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本文的論證方式是:
             
            ;作者所闡述的觀點是:
             

            (2)下面句子中標點符號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分析:這里的引號表示著重論述。
            B.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分析:分號表示詞語之間的并列關系。
            C.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分析:這里的問號表示反問,意思是這樣的人并不少。
            D.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分析:省略號表示還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
            (3)今年正值“五四”百年紀念,前人用他們的青春詮釋了“中國的脊梁”的真正含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你如何理解“中國的脊梁”的含義?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24.閱讀《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完成文后小題
                  ①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②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⑤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⑦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⑧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⑨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本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先用駁對方論證過程的方法間接批駁,又用正面立論的方法直接批駁,從而徹底駁倒對方謬論。
            B.文中劃橫線的兩個“中國人”,前者指所有中國人,后者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這句話呼應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開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等謬論。
            D.文章的⑥-⑧段,作者在批駁敵方的基礎上擺出了自己的觀點,并且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論證觀點的正確。
            (2)文章開頭連續列舉的三個“事實”,有什么作用?
            (3)本文語言尖銳犀利,富有戰斗力,帶有嘲諷意味,請從用詞、修辭等角度任舉一個例子加以剖析。
            (4)[鏈接材料]
                  今年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中華民族和新中國歷史上令人難忘的很不平凡的40年。四十年的發展巨變,四十年的劈波斬浪,40年中國夢想實現了起飛,我們的新時代比任何時候都接近中國夢想。四十年間,在改革開放號角的催征下,勤勞的中華兒女,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用熱血和奉獻,用拼搏和汗水,在神州大地織出了錦繡篇章。四十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蛟龍號潛艇打破世界深潛記錄,和諧號列車高速邁進新時代,中國工程享譽世界,第二艘航母出海試驗,神舟系列飛船彰顯大國風范,長征運載火箭凸顯中國實力……一項項榮譽,一次次進步,讓我們的民族越發耀眼。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中華兒女多奇秀。
                  文中提到了四種“中國的脊梁”,結合鏈接材料談談在實現中國夢的今天,這些“中國的脊梁”又有何種時代特征?請舉例說明。

            組卷:30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