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天津實驗中學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題共12小題,每題4分,共48分)

          • 1.以下關于生物學實驗和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①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性糖
            ②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
            ③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
            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⑤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⑥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組卷:116難度:0.6
          • 2.如圖是描述某種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1難度:0.5
          • 3.食用草烏燉肉是有些地方人們的飲食習慣,但草烏中含有烏頭堿,烏頭堿可與神經元上的鈉離子通道結合,使其持續(xù)開放,從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癥狀,嚴重可導致死亡。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

            組卷:46引用:9難度:0.7
          • 4.某科研所為提高蔬菜產量進行了相關生理活動的研究(均在最適溫度下進行),結果如圖所示。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br />

            組卷:110引用:42難度:0.9
          • 5.研究發(fā)現,細胞可以通過回收機制使細胞器的駐留蛋白質返回到正常駐留部位。駐留在內質網的可溶性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稱為KDEL序列,如果該蛋白被意外地包裝進入轉運膜泡,就會從內質網逃逸到高爾基體,此時高爾基體順面膜囊區(qū)的KDEL受體就會識別并結合KDEL序列將他們回收到內質網,KDEL信號序列和受體的親和力受pH高低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39引用:1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2分)

          • 16.塞罕壩歷史上曾是一片綠洲,由于大肆砍伐,綠洲逐漸變成了樹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蕪之地。1962年,國家批準在塞罕壩建立機械化林場,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建成了林地面積108.6萬畝的全國最大的人工林場,成為了京津冀地區(qū)重要的綠色生態(tài)屏障。
            (1)對森林進行適度的采伐并不會造成生態(tài)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破壞,這是由于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
             
            穩(wěn)定性。然而,大肆砍伐則會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原因是
             
            。
            (2)塞罕壩地區(qū)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氣溫-1.4℃。若你是林場建設者,人工造林時在樹種選擇方面應注意什么(請答出兩點)?
             
            。
            (3)重建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后,野生動植物也隨之增多,原因是:
             
            。
            (4)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續(xù)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北落葉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壩機械林場急需解決的問題,研究人員就此問題進行了研究。
            ①對森林中華北落葉松幼苗數量進行調查,可以采用
             
            法。
            ②對不同林分密度的華北落葉松幼苗年齡和株數進行調查后,得到如圖結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調查區(qū)域內單位面積成年華北落葉松的株數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齡和株數存在顯著差異,主要表現為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結果表明,林分密度為
             
            株/hm2的區(qū)域華北落葉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5)塞罕壩林場提出了“以育為主,育護改造相結合,多種經營,綜合利用”的理念,兼顧社會、經濟、自然三方效益,這主要體現了生態(tài)工程建設的
             
            原理。

            組卷:79難度:0.7
          • 17.煙草是一種種植歷史悠久的作物,可以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育種。
            (1)現有甲、乙兩種煙草(2n=24),二者遠緣雜交不親和。研究人員用甲、乙植株進行了體細胞雜交,將葉肉細胞去除細胞壁制成
             
            ,在促融劑
             
            的誘導下,融合成為雜種細胞并最終培養(yǎng)成雜種植株。在雜種植株中發(fā)現有一株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7條的丙植株,將丙與甲植株進行雜交,F1中一些植株(?。w細胞含有35條染色體,其中有22條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能聯會,其余不能聯會,由此推測丙植株所缺失的染色體屬于
             
            (甲/乙)植株。如果所缺失的那條染色體屬于另一植株,那么丁植株在減數分裂時應有
             
            條染色體能聯會,其余
             
            條染色體不能聯會。
            (2)甘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直接反映了甘蔗體內蔗糖合成的能力。研究人員將未突變和已突變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分別轉入煙草中,測定比較了所得SPS的活性,為作物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依據。甘蔗中控制SPS合成的基因簡稱SPS3L,研究人員利用特定的試劑和技術手段將SPS3L基因相關位點的堿基TCA突變成CGA,從而使SPS的第153位絲氨酸變?yōu)楸彼?,而其他氨基酸均無改變,此種突變基因稱為SPS3L-A型,另兩種突變型(SPS3L-T型、SPS3L-G型)也用此方法獲得。
            ①將目的基因與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Ti質粒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導入煙草細胞,利用
             
            技術進行培養(yǎng)再生成植株。若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煙草細胞,可采用
             
            技術。
            ②取上述已成功導入目的基因的新鮮煙草,分別測定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結果如圖所示。四種轉基因煙草中,導入
             
            的是對照組,
             
            型的煙草葉片可溶性糖的含量與之相比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推測在153位的絲氨酸雖然被替代,但SPS的活性沒有改變。由測定結果可以看出最適合用來改良作物的是
             
            型SPS。

            組卷:3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