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二(下)生物暑假作業(一)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A、B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 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 組卷:606引用:106難度:0.9 -
2.細胞代謝受酶的調節和控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都是通過影響細胞內酶活性來調節細胞代謝 B.代謝的終產物可反饋調節相關酶活性,進而調節代謝速度 C.同一個體各種體細胞酶的種類相同、數量不同,代謝不同 D.對于一個細胞來說,酶的種類和數量不會發生變化 組卷:582引用:59難度:0.7 -
3.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一種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 B.低溫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 C.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度 D.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反應的底物 組卷:941引用:196難度:0.9 -
4.關于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適溫度可能相同 B.隨著溫度降低,酶促反應的活化能下降 C.酶活性最高時的溫度不適合該酶的保存 D.高溫下酶失活是酶空間結構破壞的結果 組卷:456引用:91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12.回答下列Ⅰ題。
Ⅰ.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18℃時,在不同pH條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殖溫度常年在15℃~18℃之間。學習小組假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適溫度在15℃~18℃間。他們設置15℃、16℃、17℃、18℃的實驗溫度,探究三種酶的最適溫度。
①探究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干酪素的化學本質是
②胃蛋白酶實驗組和幽門盲囊蛋白酶實驗組的pH應分別控制在
③為了控制實驗溫度,裝有酶和底物的試管應置于
④實驗結果如圖2,據此能否確認該假設成立?
(3)研究還發現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養殖投放的飼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3.食品種類多,酸堿度范圍廣.生物興趣小組擬探究在食品生產應用范圍較廣的蛋白酶,查閱相關文獻,得知:
(1)pH對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響有差異.據圖1可知,
(2)該蛋白酶的提取工藝流程如圖2:
興趣小組分別對酶保護劑濃度、提取液pH進行了探究實驗.結果顯示,酶保護劑濃度在0.02-0.06mol/L范圍內,酶活力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圍內,酶活力較高.他們認為,要進一步提高粗酶制劑的酶活力,以達到最佳提取效果,還需對酶保護劑濃度和提取液pH進行優化,并確定以此為探究課題.請擬定該課題名稱,設計實驗結果記錄表.組卷:146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