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六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4/30 13:42:58
一、選擇題。每題1分。
-
1.修建港珠澳大橋時,為了解決橋的跨度問題,采用的方法是( )
A.修建200米的高塔 B.修建人工島和海底隧道 C.主體使用拱形結構 組卷:4引用:6難度:0.6 -
2.對于不小心折彎的吸管,下列處理方法不合適的是( )
A.用膠帶在折彎處纏繞一圈,用來制作塔臺的立柱 B.用膠帶在折彎處纏繞一圈,用來制作塔臺的底座 C.將這個吸管剪成多段,用來制作塔臺的護欄(丟棄折彎處那一小段) 組卷:0引用:6難度:0.7 -
3.建港珠澳大橋前,已經知道“大橋要經過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橋面高度必須超過80米,橋塔高度超過200米,而香港機場不允許這一區域有超過88米的建筑物出現”。這項信息,說明了( )
A.建造大橋必須制作模型并測試評估 B.建造大橋前必須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C.建造出的大橋必須超過200米高 組卷:14引用:3難度:0.8 -
4.某一小組發現塔臺的承重能力不強,下面合理的改進方法是( )
A.增高塔臺的高度 B.降低塔臺的高度 C.減少吸管的數量 組卷:10引用:7難度:0.3 -
5.樂樂和同學們在測量各自塔臺的防風能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他們選用不同規格的電扇進行吹風 B.各小組電扇放置的位置和塔臺的距離要保持相同 C.樂樂先用電扇的最大風力吹,再慢慢降低風速 D.如果塔臺在二級風力時倒塌了,說明它能承受的風力等級就是二級 組卷:2引用:3難度:0.6 -
6.小明家想建一座房子,建造的過程是( )
A.選址——設計——建造——驗收 B.設計——選址——建造——驗收 C.選址——建造——設計——驗收 組卷:60引用:5難度:0.7 -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國天眼”的建造過程很重要,但選址不重要 B.橋梁等工程建造完成后需要驗收,驗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 C.工程是將自然科學的原理應用到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去而形成的科學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8.制作塔臺完成后,在測量塔臺高度時,是( )的距離。
A.底面到頂部 B.側面棱長 C.底面到護欄 D.最長那根立柱 組卷:4引用:3難度:0.8 -
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橋的建造需要巧妙的設計規劃和先進的技術做支持 B.工程的相同點是都需要有規劃設計和施工建造兩大過程 C.不同的階段在整個工程中所占時間都是一樣的 組卷:2引用:3難度:0.8 -
10.“日月貝”珠海歌劇院建造地址靠近海邊,風大浪大,針對這種情況,該建筑在設計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是( )
A.節約成本 B.抗風能力 C.抗震能力 組卷:2引用:5難度:0.8 -
11.在校園里遇到兩個難以分辨的雙胞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雙胞胎的相貌完全相同 B.雙胞胎的相貌還會受環境的影響 C.世界上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組卷:13引用:3難度:0.8
四、實驗題
-
33.塔臺模型的研究。
小唐所在的第三實驗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要求至少60厘米高的塔臺模型,經測試后結果如下表。(注:測試內容單項滿分為3分)測試內容 設計方案 塔高(cm)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統計 分工合作 美觀程度 第三組 3分 76 1分 3分 3分 11元 3分 3分
(2)測試塔臺模型的高度時,
A.仰視
B.俯視
C.平視
(3)測試塔臺模型頂端的承重能力時,書本要
A.每次放1本
B.每次放2本
C.每次放3本
(4)測試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時,若發現在3級風力(大風量)下,塔臺模型開始搖晃,那此項測試的評價結果應計為
A.1分
B.2分
C.3分
(5)測試塔臺模型的抗震能力時,若發現抗震能力不是很好,你會采取什么措施改進這個塔臺模型呢?組卷:87引用:5難度:0.5 -
34.十九世紀中期,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在小花園中用豌豆進行了一系列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實驗。
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兩種,豌豆的花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他將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進行雜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續研究,終于揭開了生物遺傳的奧秘。
(1)如圖一是豌豆植株的花,由圖可知豌豆植株的花是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單性花
(2)如圖二小明在做豌豆種子發芽實驗,該實驗中豌豆種子最有可能發芽的是
A.a種子
B.b種子
C.c種子
(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雜交,后代中出現了矮株豌豆,這是發生了
(4)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顏色有紅花、白花兩種,這兩對性狀特征可以組合成組卷:30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