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上)化學獨立作業
發布:2024/11/28 18:0:2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
1.看了《2012世界末日》,地球人都感覺自然災害的頻發足于毀滅我們的地球,災害中常有如下現象發生,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房屋倒塌 C.森林失火 D.樹枝折斷 組卷:29引用:23難度:0.9 -
2.下列儀器不能加熱的是( )
A.燃燒匙 B.試管 C.蒸發皿 D.量筒 組卷:195引用:66難度:0.9 -
3.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可口可樂 B.合金 C.啤酒 D.葡萄糖 組卷:20引用:12難度:0.9 -
4.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生白光,產生大量白霧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產生藍色火焰 D.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組卷:10引用:4難度:0.9 -
5.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組卷:64引用:51難度:0.9 -
6.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
液體的傾倒B.
檢驗氧氣是否集滿C.
給液體加熱D.
稱取一定質量的NaOH組卷:50引用:74難度:0.9 -
7.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他發現沒有空氣和水,那么他在月球上可能完成的實驗活動是( )
A.點燃蠟燭 B.土壤取樣分析 C.種植花草 D.放養動物 組卷:54引用:5難度:0.9 -
8.下列物質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質與另外三種有根本區別的是( )
A.用天然氣做燃料 B.鎂粉用做煙花和照明彈 C.液氧用于煉鋼 D.銅絲用做電線 組卷:25引用:5難度:0.9 -
9.下列物質能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除去氧氣且又不會增加其他氣體成分的是( )
A.鐵絲 B.硫 C.紅磷 D.蠟燭 組卷:9引用:3難度:0.9 -
10.一氧化氮(NO)是一種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在空氣中能迅速被氧氣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氣體,則收集NO氣體應采用( )
A.向上排空氣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空氣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 組卷:22引用:21難度:0.9
三、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31分)
-
30.完成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探究活動報告.
(1)探究活動的名稱:
(2)實驗所用儀器:集氣瓶、
(3)操作步驟:
①先用砂紙將鐵絲磨成光亮的銀白色;
②繞成螺旋狀于一根火柴桿上;
③點燃火柴桿、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4)反應的現象是
(5)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6)問題分析:
①用收集到的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發現瓶底炸裂,發生失誤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②某同學在實驗時結果沒有觀察到細鐵絲燃燒現象,實驗失敗的一種原因可能是組卷:24引用:5難度:0.5 -
31.下列是實驗室常用儀器裝置圖
(1)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加熱制O2應選擇發生裝置是
(2)將高錳酸鉀粉末加入試管中的操作方法是
(3)若裝置無破損,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高錳酸鉀已大量分解,但導管口仍未產生明顯氣泡,可能的原因是
(4)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方法是:先
(5)實驗室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O2應選擇制取裝置
①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②用體積小些的錐形瓶③加熱反應物
用此法代替加熱分解高錳酸鉀制O2的優點是
(6)若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中混入了空氣,而實驗步驟和裝置均無錯誤,則可能原因是
(7)已知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在實驗室中常采用熟石灰固體和氯化銨固體混合加熱的方法來制取,則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