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西省撫州市南城二中八年級(上)第一次診斷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共15分)
-
1.下列課題屬于化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是( )
A.我國即將發射的“嫦娥二號”探月衛星軌道的計算 B.發射“神舟”系列飛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與生產 C.“神舟”八、九、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空間站雛形)的對接 D.兒童“手足口病”傳播途徑的調查 組卷:85引用:21難度:0.9 -
2.下列典故中,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A.司馬光砸缸 B.鑿壁偷光 C.火燒赤壁 D.鐵杵磨成針 組卷:864引用:411難度:0.9 -
3.如圖圖示中的“錯誤操作“與“可能導致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試管炸裂B.
讀數偏小C.
沾污滴管,污染試劑D.
引起中毒組卷:129引用:9難度:0.6 -
4.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組卷:99引用:5難度:0.5 -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時,如果沒有說明液體藥品的用量時,應取1~2mL B.實驗時,用剩的藥品要放回到原試劑瓶中,以免浪費 C.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要傾斜與桌面大約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應使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組卷:78引用:15難度:0.9 -
6.化學實驗是研究物質性質的重要手段,根據實驗現象,可推斷出物質的性質。下列實驗中,根據實驗現象作出的推斷有誤的是( )
A.石蠟屑放入水中,石蠟屑浮于水面:石蠟密度小于水 B.吹滅燃著的蠟燭,可觀察到一縷白煙,用火柴去點,蠟燭重新燃燒:白煙的主要成分是石蠟小顆粒 C.毛玻片放在石蠟火焰上不久后變黑:石蠟不完全燃燒后產生了炭黑 D.石蠟火焰上罩上干冷燒杯后內壁出現水霧:石蠟中含有水 組卷:510引用:6難度:0.6
五、實驗題(共14分)
-
19.已知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該實驗中紅磷要稍過量,目的是
(2)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水為什么會被吸入集氣瓶中?
(3)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空氣總體積的
(4)甲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請指出改進后的一個優點
(5)乙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現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15
A.裝置有點漏氣
B.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C.鎂條的量不足
D.鎂條與空氣中的其它氣體發生了反應
(6)小組內同學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組卷:27引用:2難度:0.7
六、科學探究題(共9分)
-
20.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課本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完畢后集氣瓶中是否還含有氧氣產生質疑,于是同學們設計了如圖1裝置來探究磷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的變化情況。
【提出問題】足量紅磷在密閉的四頸平底瓶內燃燒熄滅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氣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氣剩余;猜想②:無氧氣剩余。
【實驗驗證】該小組同學按圖1組裝好實驗裝置,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上的紅磷,紅磷燃燒直至熄滅;待裝置完全冷卻后,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白磷居然也被點燃。
(1)激光筆的作用是
(2)紅磷燃燒產物與瓶底的熱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磷酸,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實驗結論】(3)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猜想
(4)課本上用紅磷燃燒的方法
【拓展延伸】圖2是該小組同學從開始實驗到最后裝置冷卻后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傳感器測量容器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圖。
(5)在圖2中
【反思與評價】(6)興趣小組分析對比曲線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質燃燒,需要的氧氣濃度不一樣”的結論。同學們由此聯想到課本上的一個實驗:組卷:287引用:1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