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洛陽市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13 14:0:1

          一、選擇題(每小題僅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題1.5分,共45分)

          • 1.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只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環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組卷:184引用:118難度:0.9
          • 2.2020年,科研人員在四川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下列關于耳墜苔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3.下列詩句中描寫的植物屬于裸子植物的是(  )

            組卷:1引用:6難度:0.5
          • 4.“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詩中描述的兩種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組卷:121引用:18難度:0.5
          • 5.《三十六計》之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本意是蟬蛻皮而走,蟬蛻還掛在枝頭,比喻用計脫逃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金蟬脫殼”中的“殼”指的是(  )

            組卷:24引用:3難度:0.3
          • 6.如圖是蜥蜴、鯽魚、青蛙的共同特征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374引用:25難度:0.6
          • 7.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下列有關幽門螺桿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8引用:6難度:0.4
          • 8.如圖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條件”的實驗,一星期后用放大鏡觀察,有菌落的是(  )

            組卷:32引用:3難度:0.8
          • 9.構成病毒的結構是(  )

            組卷:30引用:3難度:0.5
          • 10.下列生物的分類等級中,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  )

            組卷:42引用:3難度:0.5
          • 11.某同學建立了如圖所示的生物分類,表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別是(  )

            組卷:26引用:6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 34.1953年,美國青年學者米勒(S.L.Miller)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大氣成分,將甲烷、氨氣、氫氣、水蒸氣等氣體泵入一個密閉的裝置內,通過火花放電,合成了多種氨基酸(氨基酸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一類小分子機物),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實驗中,圖中B處的氣體模擬的是
             
            ,該混合氣體中不會含有
             

            (2)在B處的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的是原始地球條件下的
             
            ,這主要是為該實驗提供能量。
            (3)經過一周后,對C裝置中的產物進行分析,發現有
             
            生成。C裝置是模擬原始地球條件下的
             

            (4)此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早期過程中,由
             
            轉變為有機小分子的過程是完全可能的。

            組卷:8引用:1難度:0.4
          • 35.廚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桿菌分解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為了探究“嗜淀粉乳桿菌對淀粉的分解作用”,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研究人員將廚余垃圾制成培養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份,分別采用下列三種發酵方法進行處理:
            不滅菌接種(A):在廚余垃圾培養基上直接接種0.2g嗜淀粉乳桿菌。
            滅菌后接種(B):將廚余垃圾培養基用滅菌鍋高溫滅菌20分鐘,冷卻后再接種0.2g嗜淀粉乳桿菌。
            不滅菌不接種(C):廚余垃圾培養基不滅菌,且不接種嗜淀粉乳桿菌。
            ②將三份處理后的培養基都放置于無氧,35℃環境下發酵,每隔24h取樣并分析乳酸濃度,所得數據繪制折線圖,如圖所示。
            ?
            ③同時,研究人員也分析廚余垃圾在上述三種發酵條件下的微生物多樣性變化,發現微生物的種類越多,乳酸產量越高。
            (1)嗜淀粉乳桿菌屬于
             
            (填“單細胞”或“多細胞”)生物,在結構上的特點是
             
            (填“有”或“無”)成形的細胞核。
            (2)該研究形成兩組對照實驗,若A和C形成對照,實驗的變量是
             

            (3)請寫出實驗中為控制單一變量所采取的其中一項措施:
             

            (4)實驗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對淀粉的分解作用
             

            (5)據圖可知,48h時乳酸產量最高的處理方法是:
             
            (填字母)。

            組卷: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