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小區,我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由此可見( )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B.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C.個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D.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每個個人的努力 組卷:38引用:15難度:0.6 -
2.從古代的“同硯”“硯臺”“窗友”“同門”“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學、學友、書友、校友、學長,這些社會關系的確立都是基于( )
A.血緣關系 B.業緣關系 C.地緣關系 D.法律關系 組卷:764引用:189難度:0.8 -
3.勞動體驗和研學旅行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到社會的大課堂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干、磨煉意志。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
①我們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
②我們會更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
③我們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④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02引用:49難度:0.7 -
4.下列對漫畫《網絡問政》認識正確的是( )
①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②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
③互聯網拓寬了民主渠道
④老百姓的民意只能通過互聯網傳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52引用:13難度:0.7 -
5.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個性特點都不同。為此,我們在與人交往時應( )
A.討好別人,取得好感 B.尊重長輩,忽視同學 C.同情弱者,遠離強者 D.換位思考,一視同仁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6.乘車時要自覺排隊,依次上車;游覽時要愛護公物、文物、古跡和花草樹木;觀看電影時,不能高聲喧嘩,這說明( )
①社會正常運轉需要秩序
②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③社會秩序僅指公共場所的秩序
④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0引用:10難度:0.7 -
7.我國多地交通管理部門出臺電動自行車管理的新規定:如電動自行車上路必須上牌、限速,騎乘需要佩戴頭盔等。這些規定讓電動自行車上路增加了“束縛”,也是為了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等安全事故的發生。這說明( )
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發展變化
②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
③社會規則保障了社會秩序的實現
④規則都是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8.某地交警部門在國慶期間開展“行人闖紅燈”嚴管行動,絕大多數行人被攔住后都表示自己闖紅燈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附近有交警,對此交通管理部門提醒廣大行人:“我們應遵守的是交通規則,不是交警規則!”交通管理部門的提醒告訴我們( )
①應發自內心敬畏規則,遵守規則
②任何時候都要將規則作為行為的準繩
③外在約束對督促行人遵守交規沒有意義
④遵守規則需要自我約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9.2022年7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對此類歧視現象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B.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C.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 D.尊重他人要做到平等對待他人 組卷:63引用:2難度:0.5 -
10.《晏子春秋》中提到:“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行有禮也。”這句話告訴我們( )
A.貴人一定是有禮貌的人 B.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C.沒禮貌的人如同禽獸 D.講禮貌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組卷:41引用:9難度:0.7
二、簡答題(共34分)
-
29.【做守法公民】
某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通過對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剖析,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法不可違】2021年11月,北京西城區人民法院對一起校園欺凌案進行宣判,五名犯罪時未滿十八歲的被告人,因犯尋釁滋事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
(1)材料中五名被告人的行為屬于
【預防犯罪】據相關報道,校園暴力事件中,75%發生于中學生之間;而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占55%;在暴力事件產生的危害中,不及時有效制止或改正,往往容易帶來更嚴重的社會危害,甚至會走上犯罪之路。
(2)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影響惡劣,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善用法律】據調查,在遭遇校園欺凌的學生中,54%的人選擇向家長或者老師反映,14%的人選擇向他人或警方求助,但仍有25%的人選擇忍氣吞聲,甚至還有7%的人選擇伺機報復。調查結果讓警方意識到,不少未成年犯罪的隱患可能就源于此處。
(3)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維權?組卷:10引用:1難度:0.3
三、分析說明題(共16分)
-
30.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勞動最美麗”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來參與。
(1)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兩種活動形式。
【感悟勞動之美】古往今來,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勞動的民族。在《詩經》里,我們可以重溫中國古代人民的勤勞;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我們可以體驗到勞動賦予了生命的意義。
正如馬克思所言:“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
(2)閱讀上述材料,分享你對勞動的感悟。
【破解勞動之惑】如果讓我一個人在家,餓了就叫外賣,因為我不會做飯,再說我爸媽也沒教過我啊!
現在許多工作又苦又累,所以大學畢業兩年了,我就不愿意找工作,每天在家玩游戲多舒服啊!
(3)甲和乙的觀點分別反映出當前在勞動教育和就業方面存在哪些問題?請你就他(她)的觀點,分別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幫他(她)走出認識的誤區或破解困惑。
(4)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不是用來揮霍的。作為未來的勞動者,你打算如何做?組卷:13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