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二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2 7:0:8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
1.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A.氧氣能供給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燒 B.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C.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食品防腐 D.稀有氣體通電發(fā)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是化學變化 組卷:251引用:30難度:0.7 -
2.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B.打開盛有濃鹽酸的瓶蓋,瓶口出現(xiàn)大量白霧 C.點燃塑料和羊毛都產(chǎn)生燒焦羽毛的氣味 D.紅磷燃燒時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產(chǎn)生白色固體 組卷:110引用:4難度:0.6 -
3.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A.氮氣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B.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C.空氣中稀有氣體所占比例雖小但用途廣泛 D.空氣污染不會造成臭氧層空洞 組卷:102引用:8難度:0.9 -
4.空氣成分中可用于醫(yī)療急救的是( ?。?/h2>
A.氮氣 B.氧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組卷:224引用:12難度:0.8 -
5.2021年世界環(huán)境日以“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為主題。下列措施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h2>
A.垃圾分類處理 B.江河流域禁漁 C.修復礦場植被 D.露天焚燒秸稈 組卷:190引用:7難度:0.7 -
6.如圖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裝置圖,有關此實驗的結論與分析錯誤的是( )
A.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15B.此實驗證明,反應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 C.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硫來代替 D.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裝置氣密性不好造成的 組卷:1453引用:55難度:0.7
三、實驗與探究題。(15分)
-
19.3月16日,沙塵暴席卷我國西北地區(qū),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該地某校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對沙塵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護、治理以及雨水酸堿度的異常變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緊急立項,開啟了項目性學習的探究之旅。
任務一:監(jiān)測沙塵暴的成因同學們參與當?shù)丨h(huán)境監(jiān)測。他們在10米高臺上,利用“風向風速器”,測得風速為10m/s時,有大量的沙塵被卷入空中,能見度迅速降低。引發(fā)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 當人暴露于沙塵天氣中時,含有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病菌等的塵土可進入到口、鼻、眼、耳中引發(fā)各種疾病。除此之外,沙塵暴還會產(chǎn)生的危害是 組卷:7引用:3難度:0.8 -
20.某科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鎂可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Mg3N2),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驗證。
步驟1:用盛水的水槽、無底的廢廣口瓶、燃燒匙、蒸發(fā)皿、橡皮塞等裝配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另準備一只有一根銅絲穿過的橡皮塞,銅絲末端固定一根鎂條。
步驟2:引燃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卻,觀察到廣口瓶內水面上升的體積約占瓶內水面原上方空間的左右。15
步驟3:往水槽中加水使廣口瓶內外水面相平。點燃鎂條,更換橡皮塞,鎂條在廣口瓶內繼續(xù)燃燒,發(fā)出紅光,放出熱量。待冷卻后廣口瓶內水位繼續(xù)上升。
(1)步驟2的目的是
(2)在步驟3“待冷卻后廣口瓶內水位繼續(xù)上升”是由于瓶內氣壓
(3)根據(jù)上述實驗和你所學的知識,請寫出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的文字表達式:組卷:46引用: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