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橋興中學九年級(下)開學物理試卷

          發布:2025/1/5 1:0:6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 1.如圖手機屏幕的尺寸是6.4英寸,1英寸--2.54cm。則這型號手機的屏幕對角線長度為(  )

            組卷:34引用:1難度:0.6
          • 2.新龜兔賽跑,在自西向東的百米直線賽道上進行,s-t圖象如圖所示。在百米全程中(  )

            組卷:753引用:6難度:0.5
          • 3.如圖,取一個瓶口內徑略小于乒乓球直徑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處,然后向瓶里注水,會發現水從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觀察到乒乓球上浮起來。此實驗說明了(  )

            組卷:3551引用:42難度:0.9
          • 4.電磁波是一個大家族,如圖是它們的族譜及其應用事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57引用:1難度:0.8
          • 5.如圖表示出了電冰箱的構造和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6.如圖所示,小球沿軌道由靜止從A處運動到D處的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僅有動能和勢能互相轉化,則(  )

            組卷:700引用:4難度:0.5
          • 7.如圖所示,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物體(各個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丙圖中的輪子質量忽略不計),它們在不同拉力的作用下,以下圖的四種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82引用:3難度:0.6

          四、實驗探究題(共28分)

          • 20.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2中畫出步驟F的鐵塊所受力的示意圖(圓點表示鐵塊A),要求:在每個力的示意圖旁邊寫出每個力的符號和大小。
            (2)為了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是否有關,可以選圖1中的步驟A和步驟C與步驟A和步驟
            的浮力計算結果進行比較。
            (3)對比步驟F與步驟
            ,可知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如圖1所示的步驟B到E,當鐵塊的底部從接觸水面開始,到鐵塊浸沒,直至浸沒到更深的位置,圖3中能表示此過程物體所受浮力F與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

            (5)在實驗的基礎上,根據有關實驗數據,可得鹽水的密度為
            kg/m3

            組卷:181引用:2難度:0.3
          • 21.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第一步:在水平面上鋪上阻力較大的毛巾;
            第二步:將小車放在水平面的初始位置(如圖1所示),用手向右推動小車;
            第三步:待小車靜止后,記錄小車的初始位置與末位置之間的距離為s1
            第四步:為了減小阻力,依次再在水平面上更換棉布和塑料板,重復上述步驟,記錄測量距離為s2、s3
            第五步:比較s1、s2、s3,得出結論。
            (1)圖中,對毛巾上末位置的小車進行受力分析,并在末位置上做出小車的受力示意圖。

            (2)分析小明的實驗步驟,評估小明的實驗操作是否科學。

            (3)小剛則選用了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小剛決定在水平面上依次鋪上毛巾、棉布、塑料板,再使用數據傳感器,采集小車在3次實驗中,從斜面同一高度靜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其速度大小的變化(如圖所示)。觀察圖象,他發現3次實驗圖象的數據是重合的,這說明:小車從同一高度靜止下滑,每次到達斜面底部的速度是
            的(填“相同”、“不同”或“無法判斷”)

            圖2
            (4)小剛繼續采集小車從斜面底部滑行至靜止時,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3)。分析該圖象:
            ①小車在三種不同的接觸面上從運動到靜止,速度的減小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在塑料板上所需的時間最長;
            ②因此,小車所受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③小剛進一步思考:倘若小車所受的阻力繼續減小,小車速度減小到0所需的時間就越
            ,如圖3中點A與坐標軸原點O之間的距離就越
            。小剛推理,若小車所受阻力減小為0時,請在圖中做出小車的從斜面底部開始,其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

            組卷:103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