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字母標號填人下表相應位置)

          • 1.人類能夠從自然環境中獲得自然資源用于生產和生活。如圖示意非可再生資源的儲量與可利用量。據此完成1-2題。
            下列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50
          • 2.人類能夠從自然環境中獲得自然資源用于生產和生活。如圖示意非可再生資源的儲量與可利用量。據此完成1-2題。
            影響非可再生資源經濟上可開采儲量的主要因素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3.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的南麂列島,其海域貝類區系組成復雜,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貝類(以藻類等浮游生物為食)并存,是中國貝藻混養示范區,有“世界貝藻王國”之稱。長期以來,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不斷加大立法保護與科研監測力度,有效保護了南麂列島的生態環境。據此完成3-5題。
            南麂列島海域貝類區系組成復雜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4.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的南麂列島,其海域貝類區系組成復雜,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貝類(以藻類等浮游生物為食)并存,是中國貝藻混養示范區,有“世界貝藻王國”之稱。長期以來,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不斷加大立法保護與科研監測力度,有效保護了南麂列島的生態環境。據此完成3-5題。
            與單一貝類養殖相比,當地貝藻混養有利于(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 23.如圖示意中國石油生產、消費與自給率的變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我國1990~2015年石油產量的變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據石油自給率的變化,說明我國石油安全存在的風險。
            (3)從“節流”角度列舉保障我國石油安全的主要措施。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一條國際內流河。發源于天山西部,流經伊犁地區后向西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注入巴爾喀什湖,全長1500多千米。伊犁河年徑流量超過166億立方米,是新疆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其中四分之三的水量流往國外。伊犁河谷平原廣闊,土地肥沃,農牧業發達。伊犁河上建有卡普恰蓋水庫,長180km,寬22km,總面積1847km2,最大水深45米。如圖示意伊犁河所在區域地形狀況。

            (1)從河流補給角度分析伊犁河年徑流量豐富的原因。
            (2)說明卡普恰蓋水庫的修建對下游湖泊生態環境的影響。
            (3)列舉中哈兩國在伊犁河流域開發利用中需要協調的方面。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