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西城中學九年級(上)化學雙休日作業(14)
發布:2024/11/6 6:30:2
一、選擇題(1~10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1~15題有1~2個正確答案)(共20分)
-
1.下列歷史典故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司馬光砸缸 B.武老太鐵杵磨針 C.燧人氏鉆木取火 D.楚人刻舟求劍 組卷:11引用:6難度:0.9 -
2.下列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固體取用B.
聞藥品氣味C.
加熱液體D.
氧氣驗滿組卷:21引用:3難度:0.9 -
3.實驗時不慎打翻了燃著的酒精燈,要立即用濕抹布撲蓋,這樣滅火的原理主要是( )
A.隔絕氧氣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的著火點 D.溫度降到酒精著火點以下 組卷:22引用:5難度:0.9 -
4.下列措施不能防止金屬銹蝕的是( )
A.在金屬表面涂油或噴漆 B.保持金屬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 C.將金屬制成耐腐蝕的合金 D.用砂紙擦去鋁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組卷:37引用:5難度:0.7 -
5.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瘧疾藥青蒿素她因此榮獲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下列關于青蒿素(分子式為C15H22O5)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每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B.青蒿素中C、H元素的質量比為90:11 C.青蒿素屬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D.青蒿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6.下列是某同學記錄的有關實驗的現象,其中錯誤的是( )
A.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B.浸有酚酞試液的濾紙條靠近濃氨水,濾紙條逐漸變成紅色 C.加熱“銅綠”時,綠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粉末 D.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溶液變為藍色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7.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 )
A.黃銅 B.硬鋁 C.不銹鋼 D.氧化鐵 組卷:265引用:1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0.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探究.
【問題提出】研究表明,磷燃燒過程中,當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5.9%時燃燒就無法繼續進行,因此通過圖1裝置測得的結果與理論值相差較大.
【實驗改進】根據鐵生銹原理,同學們設計出如圖2所示的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主要的實驗步驟與過程如下:
(1)用水量法測出集氣瓶的容積約是320mL,然后在量筒里裝入100mL水.
(2)將4g鐵粉、5g炭粉混合均勻,再滴入適量的食鹽溶液,制成耗氧物,裝入布袋.
(3)按圖2連好裝置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可觀察到
【交流反思】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又交流探討了如下問題.
(1)在耗氧過程中,食鹽的作用是
(2)鐵在空氣中生銹的過程比較復雜,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Fe(OH)2(此生成物的名稱是
(3)下列是同學們對于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發表的觀點,其中不正確的是
A.若考慮集氣瓶里耗氧物等的體積、導管里空氣的體積,實驗結果會更準確
B.若將耗氧物均勻撒布在集氣瓶內壁上,可以加快實驗進程
C.若證明實驗后的耗氧物中還有鐵,只能用磁鐵吸引
D.在實驗過程中,耗氧物會緩慢放出熱量.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1.為了定量分析黃銅(銅鋅合金)的組成,化學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20g黃銅樣品放入燒杯中,再緩慢加入適量的稀硫酸并不斷攪拌,測得生成的氫氣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求: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
組卷:7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