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湖北省恩施高中、鄖陽中學、沙市中學、隨州二中、襄陽三中、十堰一中聯考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2/17 17:0:2
一、選擇題(共8小題,45分)
-
1.讀世界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
M地區農作物易出現低溫凍害,原因可能是( )A.冬季冷空氣影響大 B.沿岸寒流的降溫作用 C.海拔高,氣溫低 D.晝夜溫差大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2.讀世界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
當M城市晝長達到一年最長時,則( )A.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 B.我國漠河可能出現極晝景象 C.M城高樓日出時影子朝向西南 D.天山放牧轉向山麓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3.位于挪威納爾維克北面的哈羅格蘭德大橋是北極圈內最大跨徑的懸索橋,橋全長1533米,跨越水深350米的峽灣,主跨為1145米。該橋由中國企業承建,絕大部分構件在中國生產,再運至挪威組裝。據此完成3~4題。
構件在中國生產再運至挪威組裝主要是為了( )A.縮減施工時間 B.優化產業結構 C.減輕生態破壞 D.節省運輸費用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共3小題,55分)
-
17.自古以來,“南方絲綢之路”就是我國西南地區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貿易通道。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地形地勢特征對其河流水系特征的影響。
(2)說明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基本沿山間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3)簡述青藏高原光、熱資源特征的原因和對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研究表明,在較長時間的湖泊沉積過程中,湖泊和入湖河流水文特征是影響湖泊沉積物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湖泊面積擴大時,湖心距湖岸較遠,湖心沉積物主要為懸浮顆粒物,粗顆粒物質難以到達;湖泊面積收縮時,湖心距湖岸較近,粗顆粒物質容易在湖心沉積;入湖河流動力增強會導致沿岸侵蝕加劇,沉積物顆粒較粗。位于山東省西南部的大野澤,原為黃河沖積扇東部的沼澤洼地,是典型的黃河下游洪泛區開放性湖泊,區域性河流大汶河不斷流入。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湖泊變遷主要受黃河下游河道改道決溢影響。圖1示意大野澤地理位置(歷史)和黃河下游河道變遷,圖2示意不同時期大野澤湖心550cm深度內沉積物粒度特征和氣候變化過程。
(1)說明黃河洪水注入對大野澤湖心泥沙沉積的影響。
(2)根據上面兩幅圖中下游河道變遷以及沉積物特征和氣候變化狀況,定量加定性地分析第3層沉積物顆粒較粗的原因。
(3)根據上面兩幅圖中下游河道變遷以及湖心沉積物特征和氣候變化狀況,對湖心沉積物逐層分析,推測大野澤面積的演化過程。組卷: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