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吉林省長春四十五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9/29 14: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共20分)
-
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學家焦耳的姓名作為物理量單位的是( )
A.壓強 B.浮力 C.功 D.功率 組卷:51引用:2難度:0.9 -
2.下列情形中,對物體做功的是( )
A.
拉車向前進B.
石頭搬而未起C.
背書包水平前進D.
舉著杠鈴不動組卷:33引用:2難度:0.7 -
3.下列機械或工具的使用,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羊角錘B.
筷子C.
起瓶器D.
獨輪車組卷:866引用:200難度:0.9 -
4.汽車上坡時,駕駛員要換成低擋,以減小汽車的行駛速度,這樣做的目的是( )
A.安全 B.減小汽車的功率 C.省油 D.增加爬坡的牽引力 組卷:1396引用:13難度:0.9 -
5.飛機在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藥的過程中,飛機的( )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C.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減小 D.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組卷:587引用:15難度:0.7 -
6.如圖所示,不計繩重和摩擦,沿三種不同的方向拉繩使物體勻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別是F1、F2、F3,則(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個力一樣大 組卷:2074引用:77難度:0.9 -
7.園藝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O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減小阻力臂,省力 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C.增大動力臂,省力 D.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組卷:726引用: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2.如圖所示是小李利用刻度均勻的輕質杠桿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杠桿靜止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杠桿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應將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 。
(2)小李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此時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該實驗中,將左右的鉤碼個數都減少一個,杠桿將會 (選填“仍然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小李分析圖乙數據后得出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而班長認為小李每組數據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還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 (選填“大小”或“方向”)進行實驗。所以做了如圖丙的實驗。圖丙實驗中,當彈簧測力計在斜向下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動力×動力臂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4)在實驗丙中,需要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組數據,目的是 (填序號)。
A.使測量數據更準確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5)圖丁中小明換用彈簧測力計對杠桿施力進行探究,當彈簧測力計的位置在C點固定,只改變測力計與水平力方向的角度θ,則能描述測力計示數F與θ關系的圖像是 。組卷:61引用:1難度:0.5 -
23.同學們進行了“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因素”的實驗探究,用到的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
(1)利用圖裝置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
(2)小明同學認為實驗過程中邊拉動邊讀數,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應靜止時讀數。你認為他的想法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因為他沒有考慮到 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
(3)計算第2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結果精確到0.1%);實驗序號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繩端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3 0.5 61.5%
(5)通過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無關;
(6)通過比較 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機械效率越高;(填序號)
(7)通過比較3、4兩次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有關。
(8)根據以上結論和生活經驗,不能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是 。
A.使用輕質動滑輪
B.增加所提物體重力
C.給機械加潤滑油
D.改變繞繩方式組卷:59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