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7 14:30:2

          一、選擇題(1-12每題2分13-16每題4分共40分)

          • 1.下列與生物實驗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2.已知①酶、②抗體、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體內有重要作用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49引用:113難度:0.7
          • 3.研究發現新型肺炎冠狀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這層包膜主要來源于宿主細胞膜。包膜還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ACE2結合,從而使病毒識別并侵入其宿主細胞。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1引用:8難度:0.7
          • 4.下列關于細胞內“骨架”或“支架”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5.同位素標記法和熒光標記法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學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6.真核生物細胞內的信號轉導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磷酸化調節蛋白質活性的現象。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ATP最外側的磷酸基團可與羥基反應,將磷酸基團轉移到蛋白質上,這個過程稱為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蛋白質構象發生改變;同樣,磷酸化的蛋白質又可在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去磷酸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7難度:0.7
          • 7.某實驗小組從熱泉的芽孢桿菌中獲取了某耐熱蛋白酶,并探究了該酶在60℃和80℃兩個溫度條件下,pH對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6難度:0.5

          二、非選擇題(5題共60分)

          • 20.番茄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材料。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班學生進行新鮮番茄植株葉片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研磨時未加入CaCO3,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番茄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圖,其中PSⅡ和PSⅠ是吸收、傳遞、轉化光能的光系統。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圖甲所示實驗結果可知,距離點樣處距離最遠的色素為
             
            。可見光通過三棱鏡后,照射到材料一中的色素提取液,發現其對
             
            光的吸收明顯減少。
            (2)PSⅡ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將H2O分解為H+
             
            。前者通過
             
            的協助進行轉運,促使ADP完成磷酸化。
            材料二:為研究亞高溫高光對番茄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研究者將番茄植株放在CK條件(適宜溫度和適宜光照)和HH條件(亞高溫高光)下,培養5天后的相關指標數據如表。
            組別 溫度/℃ 光照強度/(μmol?m-2?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氣孔導度/(mmol?m-2?s-1 胞間CO2濃度/ppm Rubisco活性/(U?mL-1
            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
            HH 35 1000 1.8 31.2 448 61
            注:兩組實驗,除溫度和光照有差異外,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
            (3)由表中數據可以推知,HH條件下番茄凈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由于氣孔導度因素引起的,請說出理由
             

            (4)D1蛋白是PSⅡ復合物的組成部分,對維持PSⅡ的結構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且過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某研究者利用番茄植株進行了三組實驗,①組的處理為適宜溫度和適宜光照處理番茄植株,②組的處理為
             
            ,③組用適量的SM(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和亞高溫高光(HH)下培養,其他的條件三組都相同且適宜。定期測定各組植株的凈光合速率(Pn),實驗結果如圖丙。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番茄如何緩解亞高溫高光對光合作用的抑制?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21.1965年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桂冠。人胰島素基因表達的最初產物是一條肽鏈構成的前胰島素原,經圖1所示的過程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胰島素。此后科學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的兩種方法:AB法是根據胰島素A、B兩條肽鏈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兩種DNA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別合成兩條肽鏈后將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島素;BCA法是利用胰島B細胞中的mRNA得到胰島素基因,表達出胰島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C肽段。這兩種方法使用同一種質粒作為載體。請據如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密碼子具有
             
            ,AB法中人工合成的兩種DNA片段均有多種可能的序列。
             
            (填“AB”、“BCA”或“AB和BCA”)法獲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島素基因啟動子。
            (2)圖2是利用基因工程生產人胰島素過程中使用的質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結構。為使目的基因與載體正確連接,在設計PCR引物時可添加限制酶
             
            的識別序列。通過上述方法獲得人的胰島素基因后,需要通過PCR技術進行擴增,已知胰島素基因左端①處的堿基序列為-CCTTTCAGCTCA-,則其中一種引物設計的序列是5′
             
            3′。
            (3)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無色的X-gal產生藍色物質使菌落呈現藍色,否則菌落為白色。經
             
            (處理方法),大腸桿菌與重組質粒混合培養一段時間后,將大腸桿菌接種到添加了氨芐青霉素和X-gal的培養基上篩選出
             
            色的菌落即為工程菌種。
            (4)科學家利用蛋白質工程技術,研制出了賴脯胰島素,與天然胰島素相比,其皮下注射后易吸收、起效快。獲得賴脯胰島素基因的途徑是: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
             
            →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組卷:48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