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三校聯盟七年級(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16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徜徉在優美的文字里,未嘗不是一段美妙的“旅程”。那一瀉萬丈的黃河水,如九曲連環,chí chěng天宇,zhèn hàn人心;那dǒu qiào的老山界,如矗立在黑夜中的巨人,讓人bù kě zhuō mō;那富饒的黑土地,是一面旗幟,召喚著漂泊異鄉的游子,令人魂牽夢繞。
(1)文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qǔ zhù yáo zhào B.qū zhù ráo zhào C.qǔ chù yáo zhǎo D.qū chù ráo zhào A.馳騁 震撼 陡峭 不可捉摸 B.弛騁 震憾 陡峭 不可捉磨 C.弛騁 震撼 陡峭 不可捉摸 D.馳騁 震憾 陡峭 不可捉磨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我站在高山之巔,看山路如九曲連環,蜿蜒而上,不禁心潮澎湃。 B.記憶中的故鄉群山連綿,浩浩蕩蕩地聳立在天邊。 C.看著集體財產遭到大火的威脅,他居然在心里無動于衷。 D.《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一度成為許多人茶余飯后津津有味的話題。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歷下區各學校組織師生觀看“天宮課堂”第一課直播,激發起青少年學習科學的興趣。 B.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更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C.通過國家“雙減”政策的實施,有效地減輕了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 D.2021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比上年最少增加267億斤左右。 組卷:119引用:4難度:0.9 -
4.綜合性學習活動。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學習了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后七級(1)班開展了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活動一:標語設計】
為營道活動氛圍,請你擬出一條活動標語,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
(2)【活動二:美文鑒賞】
七年級(下)語文帶給我們太多的感悟和體驗,請你仿照示例在橫線上完成仿寫,讀光未然的《黃河頌》,我們感受到黃河萬丈狂瀾的氣勢:讀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們感受到作者在廣大的關東原野上熾熱的愛國情懷;組卷:24引用:4難度:0.5
四、現代文閱讀(31分)
-
12.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各題。
懂你
①我和父母是不大容易相見的,故鄉也是不大回的,因為父母常年在長沙幫弟弟帶孩子。今年暑假,聽說父母要回老家小住,我立即回到了家鄉。
②到家后,我和父母收拾院內的荒草,擦拭所有家具,清洗日常用品,暴曬床單被褥,經過近一天的收拾整理恢復了家的模樣。父母感念我能回家和他們相聚,還幫忙一起收拾整理家,嘴里也不住念叨:“家里的活也干不動了,多虧了華在家呀”。一直以為父母抗老,可是歲月不饒人,父母頭上的白發再不是躲躲藏藏了,而是肆無忌憚地占據至高領地,拿下整個地盤。
③我去城里辦事,父親用小電動車載我去坐大巴,我抬著腳提著裙子坐在后座上,穿過鄉野水泥路,穿過路旁默默守候的青紗帳,一切仿佛回到童年--記憶里有個扎著麻花辮的小姑娘,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后座上,穿過鄉野小土路,那時的她還小,父親還未老……
④父親年輕時候高大魁梧,臉型稍方,臉色黑紅,屬于不怒自威型,一個略顯慍怒的眼神就足以讓我們膽戰心驚。和父親相處總是惴惴地,能躲就躲,溝通并不多。
⑤記得那次,我正在跟伙伴們滿村瘋跑,麻花辮早已散開。猛然間,我看見了父親朝我走來。“小華,你過來”,他用命令式的語氣跟我說。我嚇得大氣不敢喘一下,乖乖地走到他跟前,他一把把我拉過去,蹲下身子開始給我扎辮子。父親粗大的手抓住我散落的頭發,分成三股,一下一下地編起來,每一下都那么用力,我不敢動,頭皮被揪得生疼。父親扎的辮子雖然歪歪扭扭,但是一連幾天不梳頭都可以一絲不亂。
⑥這是父愛嗎?只是太粗獷,年小的我體會不到。
⑦春節過后,到處喜氣洋洋,父親用自行車載著我和弟弟走親戚去。我和弟弟一前一后坐在車上,父親的身板寬大渾厚,前面護著年小的弟弟,后面為我遮擋冷風。鄉野的風清冷凜冽,但我不覺冷,反而感覺田野的風景新奇可愛。父親喝了點酒,高興,而且溫和了。回家路上,他秀起了車技,載著我和弟弟晃晃悠悠騎行在鄉間小路上,忽地車把擰向左邊,忽又擰向右邊。鄉村的土路坑坑洼洼,我和弟弟左顛右晃嚇得尖聲呼叫,父親卻越發得意,瀟瀟灑灑地一直騎到院子里。我和弟弟下車后爭相和母親告狀,父親笑嘻嘻的,卻不惱。
⑧這是父愛吧?我不清楚,但這一天感覺充滿快樂和幸福。
⑨偶然有一天,我真實地體會到了父愛。
⑩那是冬天的夜晚,屋內爐火正旺,水壺里的水咕嚕咕嚕冒著熱氣,父親將臉盆架支在火爐旁讓我洗頭。他幫我添水、倒水、試水溫,直到水足夠多,水溫剛剛好,他才冷冰冰地甩出一句話--“可以了。”“洗洗脖子,脖子上有泡沫!”他在旁邊監督指導,語氣生硬沒有溫度,“洗兩遍不行,洗干凈才行,熱水多得是!”我不敢出聲,但在心里已經有一百個不樂意了。可是就在這斥責聲里,就在父親生硬的舉止里,我卻一下子明白了:那溫熱的水,那遞過來的干毛巾,那聽起來像斥責的話語不就是關懷,不就是父愛嗎?只是父親不善于表達。那一刻,心頭熱騰騰的!
?盡管我體察到了包藏嚴實的父愛,但父親在家的時間并不多,他要外出奔勞掙錢養家,所以父親帶給我的距離感一直存在。以致后來我長大離開家鄉,每次打電話都是跟老媽聊天,有時候父親接起電話父女倆竟無話可說。但是,父親對我們的孩子分外有耐心和愛心。孩子們總愿意跟著他玩,父親騎上三輪車,帶孩子們去掰玉米、摘花生,領著孩子們去捉螞蚱、釣魚,孩子們一路上嘰嘰喳喳,無比興奮。父親會給外孫女買回花花綠綠的發卡,耐心地扎個漂亮小辮,還會給孩子們偷偷地買雪糕吃。
?有一次,父親帶我女兒從鎮上回來,我發現女兒嘴角臟臟的,臉上帶著滿足的神秘笑意,天真無邪的孩子一臉認真地告訴我說:“姥爺沒給我買雪糕。”“又給孩子吃雪糕了,是嗎?”我裝作不高興的樣子跟父親說話。父親當眾被揭穿,露出孩子般的壞笑。我儼然是個大人,而父親成了孩子!
?匆匆芳華留不住,畢竟消磨去。離開老家時,父親送我去車站。坐上父親的電動車,我抬著腳提著裙子坐在后座上,穿過鄉野水泥路,穿過路旁默默守候的青紗帳……我已經不再年輕,父親也日漸蒼老。
(作者劉明華,文章有刪改)(1)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文章題目的理解。
(2)品味語言,回答問題。
①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②段畫線句。
一直以為父母抗老,可是歲月不饒人,父母頭上的白發再不是躲躲藏藏了,而是肆無忌憚地占據至高領地,拿下整個地盤。
②結合語境,賞析第⑩段中加點詞語。
那一刻,心頭熱騰騰的!
(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第?段畫線句“我儼然是個大人,而父親成了孩子”的理解。
(4)文章多處運用對比,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其作用。(寫出兩處)組卷:64引用:2難度:0.5
五、作文(60分)
-
13.按要求作文。
在迷茫彷徨時,總有人為你指明方向;在收獲成功時,總有人為你加油喝彩;在嚴寒冬日里,總有人給你帶來溫暖。點亮成長路的或許是一句溫暖的話語,或許是一個難以忘懷的瞬間,或許是一個人,一本書……
請以“你點亮了我成長的燈”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詩歌除外),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于600字。組卷: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