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中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以下各題均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所選答案的代號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下列有關水稻和青蛙結構層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稻生長離不開細胞生長、分裂和分化 B.水稻和青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 C.從結構層次上分析,稻花屬于器官 D.水稻和青蛙相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系統 組卷:57引用:1難度:0.3 -
2.日常生活中,人們采取的下列措施與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白天為大棚作物補充二氧化碳——增強光合作用提高產量 B.適時給農作物施肥——為植物生長提供無機鹽 C.播種小麥前對土壤進行深耕——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空氣 D.移栽樹木前會剪除部分枝葉——降低呼吸作用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3.圖1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圖2是氣孔的兩種狀態,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a點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B.如圖1,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間大約是b點對應的時間 C.如圖1,bc段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氣孔呈圖2中的②狀態造成的 D.圖2中氣孔①→②狀態的轉化可能影響水和無機鹽的運輸 組卷:170引用:11難度:0.5 -
4.“復合多酶片”是治療消化不良的常用藥。說明書中注明成分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該藥品的成分與下列消化液中主要功能成分最接近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膽汁 組卷:29引用:19難度:0.6 -
5.“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疫情期間,同學們帶完的一次性口罩應投入( )箱。
A. B. C. D. 組卷:43引用:5難度:0.3 -
6.外耳道多毛癥的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一個患有外耳道多毛癥的父親將該基因傳給女兒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100% 組卷:6引用:4難度:0.4 -
7.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如圖是某同學利用木板、松緊帶、螺絲等材料制作的一個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代表運動中的( )
A.骨 骨骼肌 骨連結 B.骨 肌腹 骨連結 C.骨 骨骼肌 關節 D.骨 肌腱 關節 組卷:459引用:56難度:0.7 -
8.了解必要的用藥知識和急救技能,對于保障身體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心肺復蘇,先做30次心臟按壓,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復進行 B.動脈出血,可用止血帶壓迫傷口遠心端 C.處方藥適用于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 D.感冒藥是家庭常備藥物,過期一兩周仍可服用 組卷:71引用:7難度:0.7 -
9.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藥、可補,保存黑木耳的最佳方法是( )
A.脫水法 B.煙熏法 C.腌制法 D.巴氏消毒法 組卷:41引用:3難度:0.8 -
10.豬血丸子是邵陽的地方美食,主要用豆腐、肉、豬血等食材加工制作而成。下列關于豬血丸子炒辣椒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豆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B.豆腐中有機物營養成分主要來自種子中的胚乳 C.豆腐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光能 D.辣椒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11.觀察發現,牽牛花早晨為紅色,太陽出來后顏色逐漸加深,中午呈紫色。針對這一現象,某同學在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的基礎上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①早上,將牽牛花分為A和B兩組;②A組放在陽光下,B組進行遮光處理,其他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③中午,觀察記錄實驗現象:A組為紫色,B組為紅色。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同學提出的問題可能為“花瓣顏色變化與光照有關” B.實驗前,A、B兩組牽牛花要保證長勢相同且均為紅花 C.該實驗的變量為光照時間,對照組為A組 D.實驗結論是“光照時間能夠影響牽牛花花瓣的顏色” 組卷:476引用:15難度:0.5 -
12.流程圖能夠幫助你理解某組事件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發生的,它能有效地概括出某過程的各個階段,或某一程序的各個步驟。下列流程圖不合理的是( )
A.尿液形成過程: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輸尿管 B.外界空氣進入肺:鼻→喉→咽→氣管→支氣管→肺 C.細菌、真菌的培養過程: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接種→恒溫培養 D.對光時光線通過顯微鏡的路徑: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3.血骨茄是近年發現的植物新品種,果實沒有成熟時呈現血紅色,成熟后變得十分堅硬,大小與我們平時吃的小番茄差不多。以下哪個選項不屬于血骨茄果實的組織?( )
A.上皮組織 B.保護組織 C.輸導組織 D.營養組織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四、簡答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共40分。
-
39.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某加工酸菜企業的內幕,其生產過程存在安全隱患。但泡菜因其醇香酸脆,制作方便,仍為人們所廣泛喜愛。然而傳統泡菜的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危害人體健康。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嘗試了泡菜制作,并進行了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實驗過程如下:
①準備:將腌制蔬菜用的水缸等器材清洗干凈,并用酒精擦拭消毒。
②進缸:選擇等量的新鮮蔬菜(白菜、芹菜、胡蘿卜)洗凈瀝干水分,切成條狀放入干凈的泡菜壇中。
加入適量的食鹽和冷卻后的調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沒過蔬菜即可。其中鹽與蔬菜的重量比約為1:50。
③封缸:蓋上壇蓋,向壇口的凹槽內注入清水(如圖二所示)。
④發酵:將缸放到適當的位置,在適宜的溫度下放置若干天。
⑤測量:每天取樣榨汁,測量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每種泡菜至少測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得到的數據如圖一所示。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由實驗數據可知:用胡蘿卜制作泡菜時,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趨勢是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食品中亞硝酸鹽限量衛生標準》規定,亞硝酸鹽的殘留量在醬腌菜中不能超過20mg/kg。分析曲線可知制作的泡菜在
(3)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過發酵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乳酸菌與酵母菌相比,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前者
(4)制作泡菜時既要加蓋,還要用水來封口(圖二),這樣做的科學道理是組卷:46引用:1難度:0.6 -
40.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點沙成土——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力學家易志堅”。易志堅研究團隊對土壤性質進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該成果能夠使得松散的土壤顆粒在化學作用的反應下變得富有粘性,從而可以固定水分并保持土壤營養成分,成為適宜植物生長的載體。至2021年,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種植出了3000多畝的綠色植物,森林覆蓋率達到近16%。在阿拉善的治理項目上已經種植了5500多萬棵樹,有的地方還種植上大量的蔬菜和水果等經濟作物,為該沙漠地區改善環境,防治風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體現出良好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
材料二:2021年9月23日,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影響世界的重大顛覆性技術。淀粉是糧食最主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人工合成淀粉不同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了三大核心突破:
①能量轉化效率提升3.5倍突破自然光合固碳系統利用太陽能的局限;
②從自然光合作用的60多步到人工11步,突破自然界淀粉合成的復雜調控障礙。
③突破天然淀粉合成時空效率不高的限制,獲得了淀粉合成速率和效率顯著提升的人工途徑。
(1)從材料一中的內容可知,沙漠綠化后的生態系統中,林木、蔬菜和水果屬于
(2)沙漠綠化后的生態系統中的生態平衡是比較脆弱的,這是由于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較少,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極其簡單,因此該生態系統的
(3)沙漠綠化后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良好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請舉例說明:
(4)自然界的碳元素是以組卷:37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