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茂名一中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13 8:0:2

          一、單選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如圖為“水螅的縱切面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關于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5難度:0.6
          • 2.“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是對今天西沙和南沙群島景觀的描述。“石塘”即“環礁”,它是由珊瑚蟲構建而成,但形狀是環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55引用:8難度:0.5
          • 3.下列關于扁形動物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3難度:0.8
          • 4.在魚體內有時會發現寄生蟲,如異尖線蟲(屬于線形動物)、華枝睪吸蟲等。對以上兩種寄生蟲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0引用:14難度:0.8
          • 5.秀麗隱桿線蟲屬于線形動物,是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等過程的重要實驗動物,干擾其lin-14基因會導致發育不正常。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9引用:12難度:0.5
          • 6.如圖中動物是海生毛蟲,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體節上有疣足,用來游泳和爬行。該動物屬于(  )

            組卷:449引用:48難度:0.8
          • 7.2022年12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團隊,首次發現文蛤的外套膜上皮具有一群特殊的“黏液細胞”,能合成并儲存紅霉素。如圖為文蛤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組卷:45引用:8難度:0.6
          • 8.下列關于軟體動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 9.果蠅是經典的實驗材料,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與這種小小的昆蟲分不開,下列有關果蠅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4難度:0.7
          • 10.下列動物中屬于魚類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1.2022年4月,23萬尾人工培育的中華鱘被放入長江。中華鱘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它的主要特征有(  )
            ①生活在水中
            ②體表覆蓋鱗片,用鰓呼吸
            ③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④體溫恒定

            組卷:432引用:37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

          • 33.人們通過觀察發現,不同動物的捕食方式各具特色。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蛇的種類繁多,它們的捕食策略大體分為三類。無毒蛇多以“絞殺”模式制服獵物,即用細長的身體卷住獵物,體側肌肉持續收縮,待到獵物昏厥或死亡后再將其吞食。觀察紅紋滯卵蛇(無毒)捕食時發現,無論是成年蛇還是幼蛇,都采用的是“絞殺”模式。輕毒蛇多采用“噬咬”模式,長時間的“噬咬”能保證足夠的毒液進入獵物傷口,待到獵物活動能力減弱或喪失后再將其吞食。大多數劇毒蛇則采用“擊殺”模式對付獵物,即在極短的時間里將致命的毒液注入獵物體內,繼而將獵物放開任其逃跑(當然,獵物大多因為中毒而不能跑遠),再依靠敏銳的嗅覺循著氣味找到瀕死的獵物,將其吞食。
            材料二:大型貓科動物都善于捕獵,但策略有所不同。虎一般會咬斷獵物的頸椎,損毀對方的脊柱。獅會咬住獵物的喉部或口鼻部使其窒息而死。幼虎或幼獅會觀察成年個體的捕獵過程,并在與同伴的“打鬧”中鍛煉“埋伏”“撲咬”等技巧。一些捕獵技巧代代相傳,形成了一定的“捕獵文化”。
            (1)蛇屬于爬行動物,爬行動物具有適應陸地生活的一系列特征,如
             
             
            ,它們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
            (2)對于紅紋滯卵蛇,無論是成年蛇還是幼蛇,都采用“絞殺”模式捕食獵物,從獲得途徑看,該行為屬于
             
            行為。
            (3)根據材料推測,黑眉錦蛇(無毒)和鉛色水蛇(輕毒)在捕食策略上的區別是
             
            。上述研究動物捕食方式的方法是
             
            法。
            (4)獅和虎都屬于哺乳動物,它們具有
             
            的生殖、發育特點,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與植食性動物相比,獅和虎的牙齒特點是
             

            (5)獅和虎的幼年個體通過觀察、練習獲得捕獵技巧,從獲得途徑看,該行為屬于
             
            行為。
            (6)蛇與獅、虎相比,
             
            的學習能力較強,學習行為更復雜。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4.運動強度過大可能會引起關節損傷。由于小鼠的運動系統與人類相似,因此,對人體運動的相關研究常以小鼠為模型。生物小組的同學研究了不同強度對小鼠膝關節的影響,實驗過程如下:
            ①選擇8周齡,體重200克左右的健康雄性小鼠40只.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丁4組。
            ②利用自制電動跑臺,每天同時訓練小鼠1小時。其中甲組不運動;乙組為低強度運動,運動速度為15米/分鐘;丙組為中強度運動,運動速度為25米/分鐘;丁組為高強度運動,運動速度為35米/分鐘。
            ③8周后,觀察各組小鼠的膝關節并測量關節軟骨厚度,結果如下表。
            組別 膝關節 關節軟骨厚度/微米
            無明顯關節積液和滑膜腫脹,關節軟骨表面完整,未見裂痕及纖維化表現 263
            295
            332
            輕微的關節積液和滑膜腫脹,關節軟骨表面可見散在的裂痕及纖維化表現 189
            (1)小鼠在電動跑臺上跑動時,需通過骨骼肌的
             
            提供動力,牽拉
             
            繞關節活動,該過程是在
             
            系統的支配下實現的。
            (2)滑膜是關節囊的內層,它可以分泌滑液到
             
            中。關節損傷可造成滑液分泌量過大,形成“關節積液”,導致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滑膜腫脹、關節積液及
             
            表面磨損等會影響關節的
             
            性。
            (3)實驗中,設置甲組的目的是起
             
            作用。
            (4)由實驗結果可知,甲、乙、丙3組小鼠未見明顯的膝關節損傷,乙組和丙組小鼠的關節軟骨厚度均
             
            ,增強了運動時的緩沖力,且
             
            (填“低”“中”或“高”)等強度的運動對關節軟骨厚度的促進效果更好。根據該實驗的結果,請提出一條有關科學運動的建議:
             

            組卷:30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