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連云港市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30分)
-
1.語文課上,老師帶領大家學習自讀課文《夢回繁華》,請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相關任務。
《清明上河圖》采用了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動的視點攝取對象,全圖內容龐大,卻繁而不亂,長而不rǒng,段落清晰,結構嚴謹。畫中人物有五百多個,_____。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qiú 勁,筆法靈動,有別于一般的界畫。《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寫實性很強的作品,畫中所繪景物,與文獻中有關汴梁的記載基本一致。《東京夢華錄》中所記述的街巷、酒樓、飲食果子,以及“天曉諸人入市”“諸色雜賣”等,都能在這畫面中找到生動的圖釋。畫面細節的刻畫也十分真實,如橋梁的結構,車馬的樣式,人物的衣冠服飾,各行各業人員的活動,皆 _____。它A一般熱鬧場面的記錄,B通過對各階層人物活動的生動描繪,深刻地揭示出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狀況。畫中豐富的內容,有著文字無法取代的歷史價值,在藝術表現的同時,也是為12世紀中國城市生活狀況留下的重要形象資料。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長而不rǒng
線條qiú
衣冠
(2)加點詞“諸人”中“諸”的意思是
A.姓
B.許多
C.兼詞,“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3)畫橫線的兩處,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A.形態各異 細致入微 B.千姿百態 出神入化 C.形態萬千 栩栩如生 D.姿態各異 一絲不茍
A.不是……就是……
B.不是……而是……
C.不僅……還……
D.雖然……但……
(5)課文重在介紹《清明上河圖》畫作的內容而不是繪畫的技巧,你是怎樣理解的?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2.班級開展“身邊的文化遺產“綜合性學習活動,結合《蒼梧晚報》“搜城記”欄目有關港城非遺項目系列報道,請完成以下任務。
作為一門“奇”“巧”結合的造型藝術,連云港的根雕技藝有自然型、雕刻型、實用型等多種類型。根雕作品各自獨立,無法重復,雖為雕塑,卻不求準確的形似,只追求神似,“藏魂在天然,納靈于神工”。歷經兩千多年,根雕技藝依然生機勃發,在港城廣為傳承,2007年,該項目入選連云港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節選自《蒼梧晚報》2022年4月16日) 1958年,我市近百名石雕藝人赴北京參加人民大會堂等建筑的石雕制作。1977年,我市46名優秀石雕藝人去北京參加建設毛主席紀念堂的任務,完成了紀念堂東墻、北墻的花崗巖貼畫和臺階的雕琢,受到工程指揮部的獎勵。
(節選自《蒼梧晚報》2022年4月23日)(1)選出上文中的非遺項目所屬類別
A.傳統表演藝術
B.民俗活動
C.禮儀節慶
D.民間技藝
(2)班級要為“根雕技藝申遺”撰寫申請報告,擬列舉四項內容,請你寫出三條。
①根雕技藝概述
②
③
④
(3)在“文化遺產我來保護”自由發言環節,你談了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和思考,請寫出你的主要觀點。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3.班級開展“我愛古詩詞”主題活動,【日積月累記古詩】請寫出相應的詩文名句。
(1)相顧無相識,
(2)
(3)無可奈何花落去,
(4)
(5)在日積月累的經典誦讀中,我們共賞奇“景”,有王維筆下“大漠孤煙直,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理解(60分)
-
9.文學作品閱讀課,老師選擇了一篇散文,請完成下面小題。
母親的微信步數
姜萍 ①母親喜歡走路,年輕時就喜歡隔三岔五地去趕集,一口氣能走上五六里路。記憶中,她總是風風火火,見人就說:“每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
②我明白,母親這樣做是因為家庭負擔重,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農活,又要拉扯我們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能讓身體棒棒的,才能支撐起這個家。
③后來,我們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學后,父親也回到了家,母親終于有了一些閑暇的時光,每天晚飯后,她就和父親一起,繞著村子走上幾圈。那時,微信剛有了運動圈,母親最快樂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給大姨、二姨和親戚朋友們點上贊。
④好不容易,我們都在域里立下了腳,安穩的日子還沒過上幾年。父親卻突然患上癌癥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親孤零零一人了。我們輪番動母親來城里,和我們誰住一起都行。母親卻總是推辭,她說,自己住鄉下習慣了,家里還有田地、菜園、雞鴨,她一樣都割舍不下。
⑤我們放心不下母親,便輪流著回家看她。母親每每看到我們回來,總是嗔怪我們:“這來來回回的,多浪費錢啊,還耽誤你們的時間。”她舉起手機,打開運動圈對我們說:“看,我身體好著呢,每天能走一萬步,你們忙自己的事去吧。”
⑥這倒是真的,母親至今依然保持著走路的習慣,每天,她的微信步數總在我的朋友圈里遙遙領先。于是,我就養成了每天看母親步數的習慣。看到步數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實多了。那步數背后,是一個永遠生機勃勃、有著鮮活生命力的母親。
⑦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點才回家,臨睡前,發現母親當天的微信步數只有兩百多步。天哪,到底怎么了?一個晚上,我都心神不寧,母親會不會是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就急忙給母親打去電話,那頭卻傳來了母親爽朗的笑聲:“傻丫頭,你二姑家女兒不是快出嫁了嗎?昨天我就在她家幫忙縫了一天被子呢!”我這才松了一口氣。
⑧不久前,公司接了一個大型項目,我每天忙得很,半個月都沒給母親打過電話,只是偶爾看看母親依然每天成千上萬的步數。項目快要竣工時,我們和甲方會面時,我居然遇到了鄰村的朋友小萌。
⑨一見面,我們就“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說到村里的事時,她突然問我:“蘭姨的腿好點了嗎?”我一愣,媽媽的腿怎么了?小萌說,你居然不知道啊,蘭姨前段時間去摘果子,不小心從梯子上摔下來了……
⑩我心急如焚,害怕電話里母親不說實話,我沒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趕緊請假買票回家了。
?推開門,看到的一眼讓我眼眶濕潤了——母親靠坐在床上,一條腿用被子高高墊起,在她的床頭,一根長長的帶子系著手機,她不停地推動看手機左右搖晃著,嘴里還念念叨叨;“1301,1302……”
?我的眼淚忍不住地流出來,大聲喊道:“媽——”母親看著我,尷尬地笑笑,連說:“我平時可是真走的啊……這不,怕打擾你們工作……”
?我緊緊地抱住母親,內心的感覺五味雜陳,我想,以后不管母親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為,對母親的呵護,什么時候也不應該被省略。
(選自《廣州日報》2022年12月6日)
(1)結合文章內容,將故事情節補充完整。
年輕時,母親為了
(2)按要求賞析文中兩處畫線句。
①母親靠坐在床上,一條腿用被子高高墊起,在她的床頭,一根長長的帶子系著手機,她不停地推動著手機左右搖晃著,嘴里還念念叨叨:“1301,1302……”(從描寫角度)
②我緊緊地抱住母親,內心的感覺五味雜陳。(從加點詞角度)
(3)文章兩次提到母親的笑,請你揣摩并寫下母親笑背后的心理活動。
(4)文章寫小萌這個人物有何作用?
(5)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對文章最后一段“對母親的呵護,什么時候也不應該被省略”這句話的理解。組卷:247引用:7難度:0.5
三、表達?交流(60分)
-
10.作文。
山有頂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長途中,萬物皆有回轉。當我們覺得余味苦澀,請你相信,一切終有回甘。
——央視《你好,生活》宣傳語上述文字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以“回甘”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或體驗寫作;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和地名。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