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蒲江中學七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23 1: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正確答案標號涂黑)
-
1.自古英雄出少年,每個成功者都一樣,他們在中學時代就富有思想、與眾不同,他們在中學時代所做的一切,都為日后的成功奏響了序曲。這體現了中學時代( )
①支撐起了社會的發展和未來
②為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厚實的底色
③對我們的人生發展起重要作用
④決定了我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
2.“金牌是送給祖國的最好禮物!”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中國女子射擊隊員楊倩表示,這一代運動員,成長中的印記與國家發展進步息息相關,新時代,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為運動員追求夢想創造了更良好的條件。楊倩的話告訴我們( )
①少年有夢,盡管不切實際但總能實現
②少年有夢,應該與中國夢密不可分
③只要努力拼搏,每個人都能夢想成真
④少年有夢,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組卷:28引用:14難度:0.7 -
3.進入中學以后,小天的成績不斷下降。盡管他非常努力,但仍阻止不了成績下滑的趨勢。下列是他的四位好朋友出的主意,你認為最可取的是( )
A.小美:觀看學霸訪談片,照搬他的學習方法 B.小麗:每天大量地刷題,學習能力自然提高 C.小安:總結經驗,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D.小徽:順其自然,不要給自己任何學習壓力 組卷:8引用:4難度:0.7 -
4.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學會學習是一種能力,下列中華傳統名言警句有助于我們學會學習的有( )
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②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③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陽》
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組卷:48引用:16難度:0.8 -
5.觀察如圖三幅漫畫,從中能獲取的信息有( )
①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
②我們要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學習上
③學習必須要在學校進行
④學習沒有終點,終生都需要學習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組卷:56引用:5難度:0.8 -
6.友誼,像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精心養護,會經受風雨的洗禮、時間的磨礪。下面同學的做法有利于培養、呵護友誼的是( )
A.小紅和別人有矛盾,約朋友去教訓對方 B.小利和朋友發生沖突時,把責任全部推給對方 C.小童把小明父母離婚的事告訴了其他同學,讓其難堪 D.李莉犯了錯誤,小蘭及時提醒并幫她改正 組卷:14引用:3難度:0.6 -
7.小東和小力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足球場上為了各自的球隊奮力拼搏、相互競爭。他們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很好的朋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友誼比競爭更重要,為了朋友可以放棄競爭
②競爭和友誼走向結合,才能實現雙贏
③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我們會收獲更多
④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110引用:10難度:0.8 -
8.如圖漫畫“木桶效應”對于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啟示是( )
A.要有勇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B.要充滿自信發掘自身的潛能 C.要正視并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 D.要冷靜理智地對待他人評價 組卷:45引用:5難度:0.6 -
9.有時我們需要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下列同學的表現,是正確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的有( )
①小莉說小倩的衣服不好看,小倩便要媽媽給自己買新衣服
②王猛聽到老師對高強的表揚和對自己的批評之后,決定以后要向高強學習
③張鵬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認為別人對他的評價都是對的
④張浩認真聽取老師的評價,改進學習方法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組卷:7引用:10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計52分)
-
28.感恩是一種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生活中的大智慧。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寸草春暉,感念親恩,是人類的美德。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關愛父母,是我們的責任。
對此,某校七年級(1)班準備出一期“感恩父母”的黑板報,擬設計以下版塊。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關任務。感恩父母 榜樣引領 ◆名人名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感恩父母 親子和諧 ◆編者寄語
(2)“編者寄語”版塊主要是向同學們發出倡議,號召大家以實際行動感恩父母。請你幫忙寫出倡議要點。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級(3)班針對尊重老師的情況在校園內做了一次調查。抄襲作業,寫作業馬馬虎虎 上課開小差,精力不集中 對老師敬而遠之,畏而避之 不分場合,頂撞老師 從未出現 20% 26% 36% 16% 偶爾出現 15% 14% 9% 24% 經常出現 15% 10% 5% 10%
(1)上表調查結果反映了什么問題?
【我來支招】
(2)為發揚尊敬老師的傳統美德,我們中學生應該做出哪些具體行動?組卷:2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