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師大附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8 5:0:2
一、選擇題(共45題,1-30題每題1分,31-45每題2分)
-
1.種群研究的核心是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它與種群的特征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某一地域內,某種鼠的種群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 B.某一草原,野兔的遷入和遷出直接決定其種群數量 C.研究某種鳥的年齡組成能夠預測其種群數量變化趨勢 D.在某一地域大量釋放經絕育后的雄蚊,是通過控制性別比例控制其種群數量 組卷:40引用:2難度:0.7 -
2.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年齡組成為增長型的種群其種群數量將會逐漸增加 B.在“S”型曲線中,不同的種群密度可能有相同的種群增長速率 C.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都能在K值維持穩定 D.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時,一定空間中達到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3.如圖是某種昆蟲受雙因子影響下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相對來說,環境溫度越高,該昆蟲生活所需要的最適相對濕度也越大 B.從圖中可知影響該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最適溫度可能在32.5℃左右 C.該昆蟲在濕度為90%和溫度為32.5℃的條件下,其種群數量變化按指數方式增長 D.影響種群數量變化除圖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溫度和濕度)外,還應該有內源性因素 組卷:18引用:3難度:0.5 -
4.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期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僅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 B.甲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 C.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 D.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 組卷:110引用:72難度:0.7 -
5.為了研究水生生物對富營養化水體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員從某城市內河中取水樣分別設置水葫蘆、鰱魚、“水葫蘆+鰱魚”等不同處理組進行實驗,分別取樣檢測水體中總磷濃度變化,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對照處理的水體中不含水生生物,總磷濃度上升 B.第2、3、4次檢測結果顯示水葫蘆單獨處理能降低總磷濃度 C.為保護內河生態環境穩定,需控制水葫蘆和鰱魚的投放數量 D.“水葫蘆+鰱魚”的處理方法,對水體中磷去除效果要優于水葫蘆單獨處理 組卷:24引用:7難度:0.8 -
6.如圖是某處沙丘發生自然演替過程中的三個階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從形成沙丘開始發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階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優勢,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結構 C.階段Ⅰ與階段Ⅱ的沙丘上生長的植物種類完全不同 D.階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分層最明顯 組卷:2引用:3難度:0.8 -
7.下列對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陽光、熱能不屬于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B.消費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生產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態系統的基石 D.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 組卷:26引用:7難度:0.7 -
8.下列關于營養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營養級的位置越高,歸屬于這個營養級的能量通常越多 B.自然生態系統中的所有綠色植物都屬于生產者營養級 C.營養級是指處于食物鏈同一環節上同種生物的總和 D.食物鏈中的各營養級之間能量傳遞效率是相同的 組卷:350引用:16難度:0.8 -
9.如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中所示數值的單位是J/(cm2?a)],G為植物,H為植食性動物,C為肉食性動物。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與該生態系統穩定性密切相關的是圖中G、H和C所形成的營養結構 B.由G到H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3.51%,由H到C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0% C.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構成生物群落 D.H包括多種動物,這些動物之間構成競爭關系,競爭時可能通過行為信息表達 組卷:6引用:2難度:0.6 -
10.如圖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環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④過程代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過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C.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間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 D.圖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種群共同構成生物群落 組卷:32引用:3難度:0.7 -
11.中耕松土是農作物栽培的傳統耕作措施,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松土可以促進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促進光合作用 B.松土可以促進硝化細菌的代謝活動,合成更多的有機物 C.松土使土壤中無機物含量減少,有機物含量增加 D.松土能加速土壤中殘枝敗葉、動植物遺體的分解,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 組卷:37引用:3難度:0.7 -
12.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的行為信息只能在同種動物之間雙向傳遞 B.生態系統的信息一般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 C.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 D.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果樹進行保花保果,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13.下面列舉的在設計小生態瓶時應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
A.瓶中動物與植物之間應有捕食關系 B.瓶中各種生物的數量搭配應合理 C.應經常向瓶中通氣,保證瓶中生物的呼吸 D.瓶中生態系統應獲得充足的能量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14.如圖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106引用:12難度:0.9 -
15.下列關于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臭氧層能降低太空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 B.人類活動對大量野生生物的滅絕沒有影響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嚴重影響 組卷:200引用:9難度:0.7 -
16.在人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人們積累了很多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經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垃圾分類處理可以更好地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B.塞罕壩植樹造林過程中宜選用本地物種 C.“桑基魚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D.建立自然保護區及風景名勝區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二、簡答題(4題,共40分)
-
48.如圖所示為發酵工程生產產品的流程圖:
(1)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手段獲得發酵工程的菌種,例如生產人生長激素的工程菌是通過①基因工程技術培養的,而高產青霉素菌種是通過②培育的,②是
(2)整個過程的中心階段是
(3)若⑤是單細胞蛋白,則⑤的本質是
(4)在發酵過程中要不斷攪拌的目的有兩個:①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49.紅豆杉因其次生代謝產物紫杉醇的顯著治癌效果而備受關注。為了獲得紫杉醇,可以先用植物外植體獲得愈傷組織,然后在生物反應器中懸浮培養。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該植物的幼莖、樹皮、針葉作為外植體,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組織培養,均能獲得試管苗,其原理是
(2)二倍體愈傷組織細胞經
(3)可采用
(4)不同有機溶劑及其組合作為浸提溶劑對紫杉醇得率的影響如圖所示。
不同溶劑對紫杉醇得率的影響
注:1-甲醇;2-乙醇;3-丙酮;4-二氯甲烷;5-乙酸乙酯;6-甲醇-乙醇;7-甲醇-丙酮;
8-甲醇-二氯甲烷;9-甲醇-乙酸乙酯;10-乙醇-丙酮;11-乙醇-二氯甲烷;12-乙醇-乙酸乙酯;13-丙酮-二氯甲烷;14-丙酮-乙酸乙酯;15-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從溶劑單獨和混合提取效果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有:單一溶劑作為提取紫杉醇的浸提溶劑時,組卷: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