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八省聯考”高考生物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0引用:12難度:0.7
          • 2.下列關于生物膜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2引用:7難度:0.7
          • 3.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1引用:3難度:0.7
          • 4.下列關于我國傳統黃酒發酵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6引用:11難度:0.7
          • 5.下列與人體病源性微生物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2引用:4難度:0.7
          • 6.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能體現信息調節種間關系作用的是(  )

            組卷:56引用:10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0.超量表達P蛋白轉基因玉米的獲得與鑒定
            在超量表達P基因載體的構建中,所用DNA片段和Ti質粒的酶切位點如圖1所示,P蛋白在玉米株系的表達量如圖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強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能被
             
            識別并結合,驅動基因的持續轉錄。為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達,應優先選用
             
            酶組合,將片段和Ti質粒切開后構建重組表達載體。T-DNA在該實驗中的作用是
             

            (2)將農桿菌浸泡過的玉米愈傷組織進行植物組織培養,培養基中需加入
             
            進行篩選,篩選出的愈傷組織
             
            形成叢芽,最終獲得多個轉基因玉米株系。
            (3)據圖2分析,選擇a1、a2、a3玉米株系,作為超量表達P蛋白轉基因玉米的生理特性研究的實驗材料,理由是
             

            組卷:57引用:3難度:0.7
          • 21.超量表達P蛋白轉基因玉米的生理特性研究
            實驗一:選取長勢相同且生長狀況良好的野生型玉米和a1、a2、a3株系玉米,干旱處理15天,測量并計算玉米葉片萎蔫卷曲程度和水分散失率。
            結果:葉片萎蔫卷曲程度為野生型>a2>a3>a1;水分散失率如圖1所示。
            實驗二:將野生型玉米和a1株系玉米在甲、乙兩組條件下進行種植,一段時間后,測量地上部分鮮重,獲得相對生物量如圖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玉米葉片的萎蔫卷曲程度主要受水分散失率影響。在圖1中畫出a2株系的水分散失率曲線
             

            (2)CO2是影響植物生長的外界因素之一。CO2進入玉米植株,在葉綠體
             
            中參與暗反應,其中的碳原子轉移途徑為
             
            (用流程圖表示)。
            (3)實驗二的自變量是
             
            。實驗結果表明,在干旱條件和不同CO2濃度下,a1株系玉米的相對生物量均比野生型玉米更高,從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正常種植條件下,野生型玉米和a1株系玉米的氣孔開放程度基本相當,但a1株系玉米具有較高的光合效率,玉米籽粒重和單果穗的產量提高,推測其葉綠體膜上超量表達的P蛋白能促進CO2的吸收。以野生型玉米和a1株系玉米為材料,用光合作用測定儀(可檢測胞間CO2濃度、凈光合速率等)檢測,設計實驗驗證這一推測。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組卷:56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