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6 14:30:2

          一、選擇題(共15分)(本題包括13道小題。1-11小題,每題1分,12-13小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 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氣袋包裝,下列氣體中最不適宜充入的是(  )

            組卷:82引用:31難度:0.9
          • 3.人體中化學元素含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下列元素中,因攝入量不足容易引起貧血的是(  )

            組卷:35引用:5難度:0.8
          • 4.下列產品的開發(fā)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無關的是(  )

            組卷:59引用:101難度:0.7
          •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8
          • 6.下列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18.“富氧空氣”是指氧氣含量高于普通空氣的氣體,可用于航天、醫(yī)療、煉鋼等。某化學小組欲混制“富氧空氣”并開展相關探究。
            實驗一混制“富氧空氣”
            (1)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為
             
            。將制取的氧氣及一定體積純氮氣混合制100mL“富氧空氣”。
            實驗二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裝置如圖(集氣瓶中“富氧空氣”體積為100mL,底部留有少量水,燃燒匙內紅磷足量)。操作如下:
            ①往量筒內加入適量水,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80mL;
            ②用電點火裝置點燃紅磷,充分反應;
            ③打開止水夾,最終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38mL。

            (2)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
             

            (3)氣球在實驗中的作用
             

            (4)若操作③量筒讀數(shù)時俯視,則測得氧氣的含量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實驗三研究“富氧空氣”的應用
            通過重油、褐煤在氧氣含量不同的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得到有關數(shù)據(jù)如圖:

            (5)結合圖1,說明空氣中氧氣含量與燃燒產生的溫度的關系
             

            (6)結合圖2,簡述減少燃料燃燒尾氣污染的措施
             

            實驗四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再探究
            (7)小組同學想探究用不同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測定氧氣含量方法的優(yōu)劣。他們用足量的蠟燭、紅磷和白磷分別在相同體積與狀態(tài)的空氣中燃燒,用氧氣探測器測定容器中剩余氧氣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個實驗效果最好的是蠟燭,因為它反應速率最快
            B.三個實驗效果最好的是紅磷,因為它消耗氧氣最徹底
            C.三種物質中,白磷能在更低濃度的氧氣中燃燒
            D.若用這三種物質做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含量偏高

            組卷:72引用:1難度:0.6
          • 19.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一種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某化學小組對維生素C進行探究。
            探究一 初步認識維生素C
            (1)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C6H8O6。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2)若某人一天攝入83mg維生素C,則其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mg。
            探究二 探究維生素C的化學性質
            將2mL維生素C溶液加入盛有碳酸鈣粉末的溶液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3)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為
             

            探究三 探究不同烹飪方法對蘋果中維生素C含量損失的影響
            資料:
            維生素C能和KMnO4溶液反應使之褪色,可利用該反應檢測維生素C含量。研究表明,蘋果中其它成分不影響檢測。
            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每次實驗所用蘋果片相同,實驗記錄如表。
            模擬烹調方法 常溫放置 糖拌(常溫下加入5g白糖,攪拌后放置) 燉(放入70℃水中) 煮(放入100℃水中)
            處理時間 30min 30min 20min 40min 20min 40min
            混合液色度 1 4 1 3 2 4
            注:混合液色度越大,維生素C含量損失越大。
            (4)糖拌時,維生素C含量損失
             
            (填“大”或“小”)。
            (5)對比“燉”和“煮”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結論:
             

            (6)烹調蔬菜時若要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可采取的措施是
             

            探究四 糖拌導致維生素C含量下降的原因
            化學小組的同學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維生素C隨汁液滲出,導致蘋果中維生素C含量下降。
            (7)猜想二
             

            (8)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驗證猜想一,請你將實驗方案補充完整;
            步驟1 常溫下,向5mL水中加入5g白糖,溶解,放置30min,加入0.1%的高錳酸鉀溶液10mL,測定混合液色度略大于4。
            步驟2 常溫下,收集糖拌蘋果片放置30min后的全部滲出汁液約1mL,
             
            ,測定混合液色度略小于4。
            結論;猜想一正確。

            組卷:3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