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6 21:30:2

          一、積累與運用。

          • 1.經典閱讀積累,傳承優秀文化。
            【經典詩文積累】
            (1)上下句默寫。
            ①潮平兩岸闊,
             
            。(王灣《次北固山下》)
            ②夜發清溪向三峽,
             
            。(李白《峨眉山月歌》)
             
            ,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④子曰:“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十二章)
            (2)情境理解性默寫。
                  在古代詩歌中,鄉愁是永恒的主題。如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⑤
             
            ,⑥
             
            ”,是游子遠游的思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⑦
             
            ,⑧
             
            ”是天涯游子凄苦的思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中“⑨
             
            ,⑩
             
            ”,是戍邊將士不盡的鄉愁。正是這些鄉愁讓詩歌內涵更加豐富而雋永,讓古今情思相通,讓美好的情愫得以永恒。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 2.【經典美文誦讀】
            下面是劉湛秋《雨的四季》對夏雨的描繪,請仔細閱讀并回答題后的問題。
                  當田野上(rǎn)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婦人,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這時候,雨不大出門。田野上幾乎總是金黃的太陽。也許,人們都忘記了雨。金燦燦的種子需要曬干,成熟的莊稼地等待收割,甚至紅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曬甜。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mì)、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頓時,你會產生一脈悠遠的情思。也許,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在收獲已經在大門口的時候,多么需要安靜和沉思啊!雨變得更輕、也更深情了,水聲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會陪伴著你的夜夢。如果你懷著那種快樂感的話,那白天的秋雨也不會使人厭煩。你只會感到更高、深遠,并讓(  )的雨滴,去(  )你的靈魂,而且一定會(  )到在一場秋雨后將出現一個更凈美、開闊的大地。
            (1)根據拼音寫漢字(正楷字),或根據加點字寫拼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凄冷 純粹 眺望
            B.凄清 凈化 眺望
            C.凄苦 純凈 遙望
            D.凄冷 純凈 遙望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3.【經典名著閱讀】
            名著閱讀。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寫了兩位對他有深刻影響的老師。一位是三味書屋的
             
            ,另一位是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的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

          • 9.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日前,一家餐飲連鎖品牌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有人曾計算,這家餐飲企業通過停用塑料吸管,每年能減少約400噸塑料用量。相比全球每年數億噸的塑料垃圾而言,一家餐飲企業的舉措或許是杯水車薪,但這體現著一種主動“減塑”的態度。現實中,一些商家“限塑”不徹底,甚至變“限塑”為“賣塑”,一些消費者隨意取用塑料袋的現象也仍然存在。如何跑好限塑“下半程”,疏堵并治白色污染,仍是一道具有挑戰性的考題。
            (摘編自《人民日報》)【材料二】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該項新政也被稱為“新限塑令”,以區別于2008年推出的“限塑令”。據央視財經報道,舊版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但是,僅2015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料袋約147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增量遠超減量。
            (摘編自《中國新聞周刊》)
            【材料三】同學們關于塑料袋產生的危害的討論:
                  甲同學:使用塑料袋影響農業發展。
                  乙同學:塑料袋還會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
                  丙同學:廢塑料隨垃圾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同學們關于減少自己家庭使用塑料袋的討論:
                  甲同學:我和媽媽每次逛超市的時候都會自己拿著布袋子,這樣就可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了。
                  乙同學:我外出吃飯的時候都是自帶勺筷。
                  丙同學:我每次都會將產生的塑料垃圾按類別丟進對應的垃圾桶。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餐飲企業逐步停用塑料吸管能減少塑料用量,體現著一種主動“減塑”的態度。
            B.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商家“限塑”不徹底,消費者隨意取用塑料袋的現象。
            C.與2008年出臺的“限塑令”相比,2020年的“新限塑令”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D.塑料對農業、動物生存、土地資源等都有危害,塑料污染治理仍然面臨挑戰。
            (2)我國塑料類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材料二的圖表簡要概括。
            (3)“白色污染”的治理是世界性難題,但仍需從自身做起。結合材料,請簡要談談你能為“減塑”做些什么。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三、寫作。

          • 10.“能從小的事情中,獲得快樂,是平凡生活里最棒的超能力。”這句話給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感悟,請聯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以“小快樂”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體;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請用××代替。

            組卷:3引用:3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