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陜西省咸陽市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支原體是目前發現的最小的原核生物,支原體肺炎的致病機制是支原體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引起局部組織損傷。下列有關支原體與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者都有DNA但不一定形成染色質 B.二者均可增殖,前者進行無絲分裂 C.兩者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種類相同 D.兩者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2.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圖中序號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積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兩大類化合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Ⅱ為有機化合物,Ⅴ、Ⅵ、Ⅶ都含有元素C、H、O B.Ⅲ在細胞中有結合水和自由水兩種存在形式,且二者能相互轉化 C.Ⅴ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其基本組成單位含有氨基和羧基 D.植物的根部細胞主要通過協助擴散的方式從土壤中吸收Ⅳ 組卷:18引用:3難度:0.5 -
3.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根據細胞代謝需要,線粒體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 B.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核酸的種類相同 C.人體骨髓造血干細胞中內質網發達,而胰島B細胞中內質網較少 D.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裝和膜泡運輸緊密相關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4.圖甲是人的紅細胞長時間處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紅細胞的體積(V)與初始體積(V0)之比的變化曲線;圖乙是某植物細胞在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中細胞失水量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從圖甲可見250mmol/LNaCl溶液不影響人紅細胞的代謝 B.圖乙中植物細胞體積的變化是先減小后明顯增大 C.圖乙中a點細胞失水量最大,此時細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紅細胞長時間處在300mmol/L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圖中的處理時間內細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組卷:79引用:4難度:0.7 -
5.呼吸作用過程中在線粒體的內膜上NADH將有機物降解得到的高能電子傳遞給質子泵,后者利用這一能量將H+泵到線粒體基質外,使得線粒體內外膜間隙中H+濃度提高,大部分H+通過特殊的結構①回流至線粒體基質,同時驅動ATP合成(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H+由膜間隙向線粒體基質的跨膜運輸屬于協助擴散 B.結構①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載體)蛋白 C.上述過程中能量轉化過程是:有機物中穩定化學能→電能→ATP中活躍化學能 D.好氧細菌不可能發生上述過程 組卷:75引用:8難度:0.9 -
6.用新鮮制備的馬鈴薯懸液進行分鮮H2O2的實驗,兩組實驗結果如圖。第1組曲線是在pH=7.0、20℃條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馬鈴薯懸液的結果。與第1組相比,第2組實驗只做了一個改變。第2組實驗很可能提高了( )
A.懸液中酶的濃度 B.H2O2溶液的濃度 C.反應體系的溫度 D.反應體系的pH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7.《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利用蔭坑貯存葡萄的方法:“極熟時,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蔭坑,坑內近地,鑿壁為孔,插枝于孔中,還筑孔使堅,屋子置土覆之,經冬不異也”。目前我國果蔬主產區普遍使用大型封閉式氣調冷藏庫(充入氮氣替換部分空氣),延長了果蔬保鮮時間,增加了農民收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蔭坑和氣調冷藏庫環境減緩了果蔬中營養成分和風味物質的分解 B.蔭坑和氣調冷藏庫貯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氣參與的第一、二階段正常進行,第三階段受到抑制 C.氣調冷藏庫中的低溫可以降低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酶的活性 D.氣調冷藏庫配備的氣體過濾裝置可及時調整氣體的濃度及比例,延長果蔬保鮮時間 組卷:18引用:4難度:0.7 -
8.鐵氰化鉀試劑不能透過葉綠體膜,研究者將漲破的葉綠體置于不含CO2的鐵氰化鉀溶液中,在光下釋放氧氣,同時黃色的鐵氰化鉀因被還原而褪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模擬了暗反應的物質變化過程 B.釋放氧氣的過程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 C.實驗說明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相關聯 D.推測黃色鐵氰化鉀褪色是[H]的作用 組卷:41引用:3難度:0.7 -
9.下列關于細胞的生命歷程中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過程中沒有新的蛋白質的合成 B.清除細胞內過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緩細胞衰老 C.任何細胞在分裂前,均涉及細胞核DNA復制過程 D.細胞分化過程中因遺傳信息改變而產生多種多樣的細胞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10.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中,F2出現3:1性狀分離比。不必要的前提條件是( )
A.不同基因型的個體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B.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是完全顯性的 C.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D.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數量是相同的 組卷:23引用:5難度:0.7 -
11.如圖為基因型為AaBB的某二倍體生物體(2n=4)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局部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其含有2個染色體組、4條染色單體 B.由該細胞分裂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但可能含等位基因 C.該細胞產生的變異是可遺傳變異,該變異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D.不考慮其他變異,由該細胞分裂最終產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型為aB和AB 組卷:36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4小題,共40分)
-
33.cAMP(環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后環化而成的一種細胞內的信號分子,其結構組成如圖1所。人在饑餓時,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可參與血糖調節,使血糖濃度升高,調節機理及部分過程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所示物質名稱是
(2)正常情況下,腎上腺素、cAMP、葡萄糖、糖原這幾種物質可存在于人體內環境中的有
(3)圖2中,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的調節方式是
(4)當血糖含量升高后,信號分子X發揮作用,它最可能是
(5)結合圖2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會引發低血糖癥的有
a.體內產生G2蛋白抗體
b.體內產生腎上腺素受體的抗體
c.信號分子X含量過高
d.控制酶P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組卷:16引用:1難度:0.9 -
34.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太湖而造成污染,導致湖面漂浮著一層“綠膜”,“綠膜”形成后,水下藻類等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仍在進行,導致水中的氧氣含量逐漸減少,進而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為治理污染,高效實現“養魚抑藻”這一目標,科研部門作了多項相關研究。請就提供的科研資料分析并回答問題:
(1)湖面漂浮著一層“綠膜”,是綠藻還是藍藻?對此,可以通過
(2)治理前后需要對該湖泊群落的
(3)圖1為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對藻類種群數量的影響的研究結果,其中魚鱗藻、脆桿藻為藻類植物,是魚的優良餌料,微囊藻屬于藍藻,其產生的毒素污染水體。
①對如何養好魚,民間有“養魚先養水”的說法,由圖1分析可知,當水體營養化程度處于
②綠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藍藻來制作生物柴油,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樣性具有
③將湖水培養液稀釋100倍,采用血球計數板(規格為1mm×1mm×0.1mm)計數,觀察到的計數室中三類藻細胞分布如圖2(圖示25個中格),則培養液中微囊藻細胞的密度是
(4)研究表明,傳統漁業只重視水草→草食性魚這一條食物鏈,放養的草食性魚高強度的攝食使水草量急劇下降,最終會導致草型湖泊變為藻型湖泊,這個過程屬于群落的
(5)科研人員針對太湖底棲動物中的優勢種橢圓蘿卜螺的能量收支進行了相應研究,結果如表:動物名稱 能量/(kJ?m-2?a-1) 橢圓蘿卜螺 攝入食物中的能量 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糞便中的能量 516 15 231 270 組卷:19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