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市忠縣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4 2: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
-
1.2020年12月10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發布“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覆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等領域,對在全社會持續凝聚改革共識、宣傳改革經驗、激發改革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上材料說明( )
①我們堅持將改革進行到底
②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改革只有完成時,沒有進行時
④我們要積極弘揚改革創新精神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10年前,這里是一片荒地,連路都沒有。”而10年后的重慶兩江新區,占地面積不足重慶市總面積的1.5%,卻為重慶貢獻了約15%的經濟總量、20%的工業產值和數字經濟增加值,集聚了重慶30%的實際利用外資總額、50%的世界500強企業、60%的汽車產量。由此可以看出,兩江新區( )
A.人民手足相親,齊心協力,已實現了共同富裕 B.成為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C.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展示了中國力量 D.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釋放了新區發展的活力 組卷:33引用:3難度:0.8 -
3.重慶合川區太和鎮唐家村母家溝手機信號差,手機經常打不通,上網就更不可能。市民張女士通過市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該情況,很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以下理解不符合材料的是( )
①張女士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具有行政權
②是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來參與民主決策
③張女士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民主生活
④擴大公民監督權,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濫用權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組卷:7引用:3難度:0.9 -
4.《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9年穩步上升,并強調中國政府的決策和激勵措施對促進創新起到重要作用。下列推導符合中國政府促進創新發展路徑的是( )
①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熱情→杜絕了侵權行為→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加大中職教育投入→培養知識型工人→提升教育普及度→解決了教育領域的主要矛盾
③完善科學技術激勵制度→表彰科技創新成果→形成“四個尊重”氛圍→讓知識引領未來
④弘揚創新精神→啟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8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11題4分,12題10分,13題6分,14題10分,共30分。)
-
1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召開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以下是同學們節選會議公報的部分內容,請你閱讀節選材料,運用國情國策知識回答問題。
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黨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黨在百年奮斗中是如何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的。組卷:2引用:2難度:0.4 -
14.某校九年級(2)班即將開展“大美忠州”的研學旅行,同學們興奮之余,自發搜集資料,并邀請你擔當本次研學旅行的小主持。請你運用國情國策的知識,帶領大家開啟此次的“忠州老街之旅”。
忠州老街,曾是老忠州最繁華的街區,亦為庫區現唯一留存的半座原貌舊城,兼具山城特征、橋城景觀、水城神韻、島城風貌、月城形象。這處巴蔓子刎首留城之地,承載著“千年名邑”忠州2300多年的歷史文化。忠縣建委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解決群眾難點、痛點和堵點為主方向,以改造老舊小區和危房為抓手,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口,著力打造“三峽留城?忠州老街”,成就“三峽庫心?長江盆景”的一張新名片。在建設中,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把歷史文化保護納入城市規劃建設,把歷史文化元素植入景區景點、融入城市街區,延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人文內涵,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忠縣素有“漢闕之鄉”美譽。在老街入口,忠縣建起了忠州漢闕廣場,原來的廢墟地、臭水溝變成了城市臨江臺、市民休閑地、游客打卡點。漢闕廣場旁的原縣文化館,也被改建為忠州展覽館。通過實物還原、數字化再現、交互體驗等方式,融合“新”與“舊”元素,集中展示老街所蘊含的“忠文化”“漢闕文化”及三峽移民歷史。老街整體保護、有序利用,再現忠文化、漢闕文化、儒家文化等文化歷史代表性場景,連同烽煙三國、巴蜀文化,充分詮釋了“忠義”精神,激勵著忠縣人民奮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過去污水橫流,現在歡聲漫步,忠州老街文化得到了忠州市民的充分贊賞和肯定,成為忠州兒女的精神家園,在外游子驕傲和自豪的鄉愁記憶,外來游客的詩和遠方。
請結合九年級(2)班搜集的“忠州老街”素材,撰寫本次研學旅行的主持詞。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列出要點,注意理論和材料的有機統一,字數100字左右。組卷:4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