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1 15:30:3
一、單項選擇題
-
1.如圖表示人體不同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血紅蛋白位于圖中的c B.圖中a處的CO2濃度最高 C.圖中c的水可來自組織液、淋巴和消化道等 D.組織細胞的代謝廢物大部分經b進入a 組卷:188引用:4難度:0.5 -
2.多巴胺(DA)是一種神經遞質,在腦內能傳遞興奮及愉悅的信息,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通常情況下,通過神經沖動釋放的DA很快被轉運蛋白(DAT)從突觸間隙等量重吸收,過程如圖。毒品可卡因會與DAT結合,阻斷DA的重吸收。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A將DA釋放至突觸間隙需要消耗能量 B.細胞B膜上的特異受體與DA結合后會引起膜內變為正電位 C.吸食可卡因可縮短DA對腦的刺激時間,使機體產生強烈愉悅感 D.長期吸食可卡因可能會使細胞B對DA的敏感性降低,使機體精神萎靡 組卷:25引用:8難度:0.7 -
3.人體和動物的腸黏膜中存在著強大的免疫系統,由相應的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等組成。排列在小腸絨毛上皮間的M細胞(溶酶體的數量非常低)負責攝取并轉運腸道中大部分的病原體給DC(樹突狀細胞),具體免疫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DC的突起可以進入腸腔吞噬消化部分病原體,這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B.與DC相比,M細胞幾乎不能處理抗原,但可以識別和呈遞抗原 C.Th2能與B細胞結合,有利于B細胞分裂、分化為漿細胞,產生和分泌抗體 D.Th1能識別被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以及體內衰老和損傷的細胞 組卷:16引用:4難度:0.7 -
4.如圖為哺乳動物下丘腦與垂體調節活動的示意圖,①、②、③均為下丘腦中的神經元,A、B、C均為血管。以下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興奮在①與②之間以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形式單向傳遞 B.圖中“某內分泌腺”和②分泌的激素都可能調節垂體的生命活動 C.③分泌的激素在垂體釋放進入血管,定向運輸至腎臟促進對水的重吸收 D.機體失水過多,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能將產生的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組卷:33引用:10難度:0.7 -
5.如圖甲、乙、丙是機體生理調節的三種方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可表示下丘腦分泌TRH作用于垂體細胞,促進垂體分泌TSH B.寒冷時機體可通過乙方式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強代謝增加產熱 C.丙可表示垂體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 D.與體液調節相比,神經調節的反應速度較快、作用范圍窄、作用時間短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
6.為探究小麥根、芽對生長素敏感性的差異,某生物興趣小組以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萌發的小麥種子,8天后分別測定小麥幼苗根、芽的長度,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NAA濃度/ppm 10 1 0.1 0.01 0.001 0.0001 0 芽長/cm 0.64 4.74 7.27 6.86 6.74 6.22 5.75 根長/cm 0.63 2.37 5.72 6.60 6.68 6.12 5.97 A.每組實驗需處理多粒小麥種子,然后獲得根、芽的平均長度 B.促進根伸長的最適NAA濃度小于芽,根對NAA的敏感性大于芽 C.低于最適濃度時,NAA對根的促進效應隨濃度的增加而加強 D.0.1 ppm的NAA對根、芽的作用效應,體現了NAA作用具有兩重性 組卷:23引用:7難度:0.7 -
7.在某種果實的發育過程中,細胞分裂素、生長素、赤霉素、脫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不斷變化(如圖),共同調節果實的發育和成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7天時脫落酸含量較高說明其能促進果實的發育 B.除上述激素外,乙烯也能夠促進果實的成熟和脫落 C.生長素和赤霉素在果實發育的過程中有協同作用 D.一種激素含量的升高可能影響另一種激素的合成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8.為研究鈣離子在興奮傳遞中的作用,科學家在突觸前神經元加入鈣離子阻斷劑,刺激突觸前膜后,分別檢測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實驗結果如圖。據此結果可得出的推論是( )
A.實驗組突觸前膜電位變化是由突觸前鈣離子流動引起的 B.對照組突觸后膜電位變化是鈉離子主動轉運進入細胞所致 C.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需要鈣離子 D.鈣離子阻斷劑阻斷了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的結合 組卷:159引用:10難度:0.5
三、非選擇題
-
25.經過長期研究,科學家發現胰島素可以改善神經細胞的生理功能,其調節機理如圖1所示,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血糖濃度正常范圍是
(2)由圖1可知,胰島素作用于神經細胞后可以減少神經細胞死亡的數量,其主要機理包括
(3)由圖2可知胰島素與組卷:4引用:4難度:0.6 -
26.分析下面有關植物激素的研究,回答問題:
Ⅰ.某生物研究小組進行了多種植物激素對植株側芽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時間(天)/側芽長度平均值(mm)/
處理方式2 4 6 8 10 12 A:頂芽保留 20 20 20 20 20 20 B:去頂芽,切口涂抹生長素 20 22 22 22 22 29 C:頂芽保留,側芽涂抹細胞分裂素 20 22 25 30 40 70 D:切去頂芽 20 30 30 32 51 90 E:去頂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20 30 42 80 113 141
(2)據表推測側芽生長速度不同的原因是
Ⅱ.為了探究生長素的運輸方向,A同學取玉米胚芽鞘,切去尖端,一段時間后,截取尖端以下的ab段。同時做了如下兩組實驗,第一組:在a端放一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b端放一塊空白瓊脂塊(如甲圖所示),過一段時間檢測到空白瓊脂塊也含有了生長素;第二組: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置在b端,空白瓊脂塊放置于a端(如乙圖所示),過一段時間檢測空白瓊脂塊不含生長素。A同學通過甲乙兩組實驗對照,得出結論:生長素在胚芽鞘內的運輸過程屬于極性運輸。
(3)實驗中切去尖端的目的是組卷:10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