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博雅學校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題,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
1.據央視網2020年11月10日報道,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海溝中生活著一種身體形似海蜇、呈傘形、輻射對稱的動物(如圖)。該動物很可能屬于( ?。?/h2>
A.腔腸動物 B.線形動物 C.環節動物 D.軟體動物 組卷:32引用:4難度:0.8 -
2.取健康狀況、大小相同的甲、乙兩只蚯蚓,將甲放在濕潤的土壤上,乙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觀察二者的運動情況。下面關于運動較快的蚯蚓及原因是( ?。?/h2>
A.乙 蚯蚓要借助剛毛運動 B.甲 玻璃板摩擦力小,剛毛不易固定 C.甲 蚯蚓不能在土壤外的地方爬行 D.乙 玻璃板不能黏住蚯蚓的身體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3.動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相適應。下列動物的結構與其功能對應錯誤的是( ?。?/h2>
A.縊蟶——貝殼——保護內部 B.蜥蜴——鱗片——減少水分蒸發 C.青蛙——皮膚——輔助呼吸 D.鴿子——氣囊——進行氣體交換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4.如圖是某同學打籃球時投籃動作,此運動過程如下,正確的排序是( ?。?br />①骨繞關節活動
②骨骼肌牽動骨
③骨骼肌收縮
④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刺激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組卷:139引用:8難度:0.5 -
5.北京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和張家口開幕,中國選手谷愛凌、蘇翊鳴等選手在跳臺滑雪項目獲得金牌,改變中國在冬奧會上冰強雪弱的現象,運動員的凌空飛躍、空翻轉……隨著紅色的身影在藍天白雪間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全場觀眾沸騰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A.運動時關節起到了支點的作用,骨骼起杠桿作用 B.僅靠運動系統就能完成各種運動 C.運動過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組織細胞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 D.運動時主要依靠大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
6.如圖甲表示伸肘的動作,圖乙表示直臂提水的動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圖甲中①處于舒張狀態,②處于收縮狀態 B.圖乙所表示的動作中,①處于舒張狀態,②處于收縮狀態 C.完成運動并不是只靠運動系統,還需要其他系統的配合 D.圖甲中,骨與骨之間通過關節等方式相連 組卷:22難度:0.6 -
7.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A.人為地捕殺或者隨意引進某種動物,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B.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太陽鳥在吸食花蜜的同時也幫助植物傳粉 D.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組卷:608引用:67難度:0.4 -
8.下列屬于先天性行為的一組是( )
A.貓捉老鼠、鸚鵡學舌 B.驚弓之鳥、大雁南飛 C.蜘蛛結網、公雞報曉 D.青蛙冬眠、老馬識途 組卷:34引用:10難度:0.5 -
9.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的實驗中,生物小組將小鼠饑餓處理后,放在迷宮入口,記錄小鼠每次走出迷宮找到食物所需的時間,實驗結果如圖。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br />
A.從行為獲得途徑看,小鼠走迷宮屬于學習行為 B.隨著嘗試次數增加,小鼠走迷宮所需時間變短 C.如果用蚯蚓進行相同實驗,找到食物時間更長 D.小鼠走迷宮的行為不會隨著沒有食物獎勵而消失 組卷:281引用:10難度:0.3 -
10.胃炎和胃潰瘍的病原體為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 ?。?/h2>
A.用孢子繁殖后代 B.有遺傳物質DNA C.有成形的細胞核 D.具有葉綠體 組卷:38引用:6難度:0.5 -
11.下列有關細菌和真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都營腐生生活 B.都能進行出芽生殖 C.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都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 組卷:2引用:3難度:0.5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空,共4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
3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簡稱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唾液會混合著來自咽喉的分泌物,通過咳嗽、噴嚏以及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向周圍散播。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引發一系列的免疫反應。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乏力、干咳等,嚴重時會出現缺氧低氧狀態,危及生命。
(1)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屬于
(2)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3)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科研機構與制藥企業加緊疫苗研發。從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屬于
(4)盡管新冠肺炎的傳染性較強,但絕大多數人沒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積極預防外,還因人體具有保護自身的一道防線,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組卷:67引用:1難度:0.6 -
33.土壤中生活著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的數量極其繁多,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小組設計如下兩組實驗:
培養瓶
步驟甲 乙 第一步 在甲、乙兩個培養瓶中盛放等量經過滅菌的同種落葉若干 第二步 加入適量表層土壤 加入等量滅菌處理的表層土壤 第三步 將甲、乙兩個培養瓶在無菌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并保持一定濕度 第四步 觀察葉片變化
(2)甲乙兩組選擇相同的樹葉,其目的是
(3)第三步樹葉保持一定的濕度,其原因是
(4)實驗第一步為什么要在兩個培養瓶中放入滅菌后的落葉
(5)結果預測:組卷: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