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共8分)
-
1.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課文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殲-15 艦載機成功著( )艦的過程。浩hàn( )的大海和航母、風浪交織成一幅壯美的圖畫。艦載機成功著艦點燃了所有人內(nèi)心的激情,并將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中國海軍之所以變得如此強大,正是因為無數(shù)幕后英雄在默默奉獻的原因。
(1)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著
浩 hàn
(2)語段中有一句話存在語病,請找出來并改正。
(3)語段中有一處標點不正確,請找出來并改正。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篇評論最成功之處,就是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復雜個性分析得入木三分。 B.路遙的《平凡世界》情節(jié)跌宕起伏,抑揚頓挫,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C.說到開車陋習,濫用遠光燈絕對是其中之一,不少人對此深惡痛疾。 D.他穿著樸素但身材高大,在同伴中,如鶴立雞群,十分引人注目。 組卷:13引用:3難度:0.8
二、現(xiàn)代文閱讀。(6分)
-
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①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干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 是“請全數(shù)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字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②我便將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幾個和我熟識的同學也很不平,一同去詰責干事托辭檢查的無禮,并且要求他們將檢查的結果,發(fā)表出來。終于這流言消滅了,干事卻又竭力運動,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結末是我便將這托爾斯泰式的信退還了他們。
??③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 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④“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⑤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鳴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從選文看,“我的意見卻變化了”指的是
A.離開東京
B.棄醫(yī)學文
C.回到中國
D.前往仙臺
(2)下列選項中的句子,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請全數(shù)到會勿漏為要”是一種諷刺,“漏”字旁邊加圈暗指魯迅考試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是自己刻苦學習取得的,是教員泄露了考試的題目才取得的。
B.“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也無怪他們疑惑”,句中“弱國”和“低能兒”之間構成因果關系,因為中國是弱國,弱國的學生當能力差,因此得六十分以上被日本學生懷疑也是無可厚非的。
C.“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覺得“刺耳”是因為“我”的心始終與多難的祖國和同胞在一起,當聽到“萬歲”的歡呼聲時,內(nèi)心受到極大的刺激,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挫傷。
D.“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中“他們”是指閑看槍斃犯人的麻木的中國人。
(3)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這是日本人的看法。
B.“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這里的兩個“中國人”含義不相同。
C.作者先離開東京,又離開仙臺,兩次選擇的目的是一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D.選文主要講了魯迅先生在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后志向發(fā)生了變化。組卷:2引用:1難度:0.5
三、文言文閱讀。(共14分)
-
4.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乙】??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漸止。”廟后,山半有石壇,平曠。傳云:“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壇上觀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祠舊有烏數(shù)百,送客迎舟。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注釋】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③翳:遮蓋,這里指云。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沿溯阻絕(順流而下)
B.亦可異也(奇異)
C.屬引凄異(延長)
D.是日(白天,白晝)
(2)下列各項中加點字“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有絲竹之音
A.又數(shù)刀斃之
B.何陋之有
C.春冬之時
D.久之不散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自三峽/七百里中
B.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C.夏禹/見神女
D.良多/趣味
(4)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行文富于變化,句式駢散結合,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節(jié)奏鮮明,極具節(jié)奏感。
B.甲文文章不長,按照總——分的思路,先總體描寫三峽的地勢綿長,高峻,然后分別寫了夏天、秋天和春冬之時各個不同季節(jié)的自然景象。
C.乙文作者把景物描寫與詩文引證熔于一爐,使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
D.甲乙兩文都抒發(fā)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5)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文中劃橫線句子的意思。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組卷:18引用:5難度:0.5
七、綜合性學習。(共12分)
-
11.“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其中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tǒng)。
(1)為了探究誠信的傳統(tǒng)內(nèi)涵,請你搜集中國古代關于誠信的一條名言、一個故事,填在下表相應的橫線處。
名言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①
故事商鞅立木 ②
例:誠信讓生活更美好
你擬定的演講主題有:組卷:3引用:1難度:0.5
八、作文。(30分)
-
12.請以“我愛_____”為題,敘寫自己真實的生活故事。
要求:
①半命題作文要在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脑~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體自選(除詩歌、戲劇外),文章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寫抄襲。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組卷: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