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東南片區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6/14 8:0:9
一、(16分)
-
1.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問題。
書是知識的源泉。徜徉書中,格拉丹東的礫石堆歷歷在目;壺口zhèn ěr yù lóng的瀑布聲令人震撼;矗立在藍天下的玉龍雪山晶瑩奪目;勃朗峰白云繚繞的景觀令人mù xuàn shén mí。時而蒼勁有力,時而qīng gē màn wǔ。我們在山光水色的漫游中馳騁,我們因自然的魅力而虔誠。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以書為槳,讓我們從容面對人生jué zé,讓我們在時代的淬煉中奮勇前行。
(1)以上語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lì chù jìn pìn B.lì chù jìng chěng C.lè zhù jìng chěng D.lè zhù jìn pìn A.振耳欲聾 目眩神迷 輕歌曼舞 抉擇 B.振耳欲聾 目炫神迷 輕歌蔓舞 訣擇 C.震耳欲聾 目炫神迷 輕歌蔓舞 訣擇 D.震耳欲聾 目眩神迷 輕歌曼舞 抉擇 組卷:43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h2>
A.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川流不息的江水一路向東,最終匯入大海。 B.在學習過程中,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C.在互聯網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各種隱患也接踵而至,給社會帶來挑戰。 D.面對著波濤洶涌的大海,我的心仿佛也在風口浪尖上顛簸。 組卷:52難度:0.8 -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A.從最后一刻仍頑強拼搏的女足姑娘身上,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永不服輸的精神。 B.現階段旅游市場逐步回暖,旅游形態也在悄然改變,更多游客愿意個性化選擇方式出游。 C.隨著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小鎮青年創造了更多條件,提供了更多機會。 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列車的懸浮和驅動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組卷:55引用:2難度:0.9 -
4.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1)哪里有未知之謎,科學家就向哪里進發。2022年春夏之交,“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啟動。錨定青藏高原的“地標”,中國人再一次向地球之巔發起“沖頂”。浮空艇9000米高空探測,珠峰峰頂冰雪樣采集,8830米全球最高自動氣象站架設,極高海拔冰芯鉆取……“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小組明知攀登之路崎嶇坎坷,困難重重,但科考隊員不怕艱險、勇于挑戰、團結一致、篤定前行的偉大精神,詮釋了“這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情懷”的“珠峰精神”。
結合材料,根據提示將下面的采訪提綱補充完整。要求:采訪問題之間有邏輯聯系。采訪對象 “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隊長 采訪目的 ① 采訪問題 問題一:在科考過程中,科考隊遇到了哪些困難? 問題二:請說說我們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 問題三:②
??珠峰登頂,標記了珠峰高度,更標注了人生高度。勇士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堅持不懈;以“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堅韌,超越自我;組卷:44引用:5難度:0.5
四、(31分)
-
1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棗樹記 ①我對棗樹寓意的理解,緣于小舅的婚禮。那天,母親塞給我三角錢,交代道,去供銷合作社買半斤紅棗。我將三角錢攥在掌心,狂奔如小馬駒,“嘚嘚”的腳步聲回響在老街的石板路上。站在高高鋪搭前,怯生生地說,半斤紅棗。店主一只眼睛壞了,眨著云翳,翻了翻白眼,從玻璃瓶里抓紅棗裝進牛皮紙袋,稱好,遞給我。我雙手抱著半斤紅棗往小舅家跑去,棗香溢滿古街。氣喘吁吁地交給母親,只見母親將紅棗拿了出來,裝進將封口的紅被子,剩余撒在婚床褥子上,喃喃念道,早(棗)生貴子!滿臉悅色。
②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大棗還有如此美好的祝禱。那彌散在故鄉老街的棗香,像迷了魂一樣,使我對紅棗樹有一種天然的敏感與親近。
③那個夏日晌午,車入稷山縣萬畝唐棗樹林,那掩埋了半個世紀的棗香記憶,突然被激活、喚醒了。喊棗魂者歸來。一園漢棗樹、魏晉棗樹,最多的是唐棗樹。放眼望去,樹干黢黑,布滿皺紋,樹心炸裂,被雷劈火燒過后,仍青枝綠葉,青棗綴滿枝頭,碩果累累。每一株猶如天闕玉樹,古樹盤根,遮天蔽日一片陰涼。不由得驚嘆一聲,好大一園古棗林。
④在我的老家云南,也鮮見棗樹。很多年后,我在河南靈寶、甘肅酒泉,見過不少野棗樹,多為荊棘叢,并不像山西稷山縣這一片古棗樹林,老樹枯枝新芽,盤虬野地,軀干枯槁,天火閃電擊過后,寒霜侵身,雪野覆蓋,卻活到了今日,千年不死。
⑤想想我家柴門前,鄰居家院落里也種了一株棗樹,將近十年了,僅小碗口粗。鄰家數年未住人,無人打理,靠天雨而活。枝頭照樣結滿了棗,秋天紅成半樹,金風一吹,墜落一地,拾起來,咬著香甜嘎巴脆。去年春夏之季雨少,見葉子發黃,我以為會干涸而死,誰知一場春雨襲來,葳蕤如昨。千載如斯,稷山的千年唐棗樹祖,也是這番活法嗎?下車,近棗樹祖情亦怯,我們向一株株古棗樹走去,溯歲月田埂而上。
⑥摩挲著那一株株老棗樹祖的皮膚,我的手陡生粗糙感,這種銼痛由皮膚傳入神經,直抵心脈。無邊的痛后,卻是血一般的奔突,紅棗醬色如血,如火,是煉獄過后的浴火重生啊。一顆、兩顆、三顆、四顆板棗,水煎、煮沸,棗香四溢,水霧冉冉,萬千中藥的苦,皆伴棗性而聚變,而新生。那是痛楚過后的沸騰。誰會想到,一枚枚河東板棗,竟然還是救命之丹。
⑦十年前,至親遽然染疾,幸有名醫懸壺濟世,妙手還春。治療后,處于恢復期,亦無藥可開。醫囑說,只需調理即可,到中醫院開幾劑中藥吧。后用了一個紅棗的妙方,兌水三四百毫升,陶鍋里煮兩個小時,趁熱喝下,再將所有藥渣嚼服。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一喝就是三載,抵抗力大增,惡疾已遠。那一刻,我對紅棗,對河東板棗,有了一種膜拜感,它的功力遠遠超出早生貴子的民間祝福。
⑧發現板棗有藥補之效的郎中,遠及漢代。首推南陽張仲景,但影響最大的是神醫華佗。相傳曹操患頭瘋病,寒風一吹就發作,心亂目眩。華佗巡診,望聞問切后,知道實乃心病—一既生瑜,何生亮,既有臥龍崗,何必銅雀臺啊。遂為曹公針灸,瞬間腦清目明。曹丞相高興,欲重賞華佗。華大夫搖頭,說針灸之療,只管一時,不管一世。安邑御棗和烈藥,可除丞相腦疾。
⑨五谷之根,家化萬物,有粟、有麥、有谷、有稗,亦有千年棗樹。江山社稷百姓安,有糧則命安,有棗則福來。夢斷大河水不盡,何處棗生三晉地。我往熱鬧處走,甘棠井亭前,觀棗農們穿漢服唐裝,老翁、老嫗搖轆轱,耕夫和歌。我倚在樹前照相,仿佛是依偎在老祖母的懷里,東風掠過。一陣清涼,一股棗香,是老奶奶樹祖之味,是搖籃之中母親的奶香、棗香。
⑩千年棗樹活著,活在大河之濱。母親河,棗祖樹,老且彌堅,仿佛在喻言華夏子孫繁衍,萬家興旺,江山永固。一河血脈,與千萬株棗樹相連。秋風起兮明月夜,文心如初,元氣依然。
?莫道棗樹老,一棗一樹皆成林。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通讀全文,梳理文章圍繞“我和棗樹”寫了哪些故事?
①
(2)品味語言,回答下面問題。
①結合語境,賞析第①段中加點詞語。
我將三角錢攥在掌心,狂奔如小馬駒,“嘚嘚”的腳步聲回響在老街的石板路上。
②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句。
放眼望去,樹干黢黑,布滿皺紋,樹心炸裂,被雷劈火燒過后,仍青枝綠葉,青棗綴滿枝頭,碩果累累。
(3)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⑩段中畫線句“千年棗樹活著,活在大河之濱。母親河,棗祖樹,老且彌堅,仿佛在喻言華夏子孫繁衍,萬家興旺,江山永固?!钡睦斫?。
(4)結合全文,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結構和內容方面的作用。組卷:31引用:2難度:0.3
五、(60分)
-
13.按要求作文。
有風吹過,讓自然充滿生機活力,行走其間,多了些愉悅愜意;有風吹過,吹散心中的陰霾,給予心靈無聲的溫暖和撫慰;有風吹過,吹開記憶,喚醒深藏已久的溫馨和感動;有風吹過,重新找回已經丟失的某些東西……一縷風、一個人、一席話、一個場景、一首詩,都可以成為這個夏天拂過我們心靈的風。
請以“夏天,有風吹過”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否則扣分;
③不得抄襲;
④不少于600字(如寫作詩歌不要少于20行)。組卷:3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