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8/1 8:0:9
一、積累(21分)
-
1.閱讀回答問題。
古人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種曠達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讀書是在字里行間旅行,旅行是從山水湖泊中讀書。讀書是向內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讀書,探索天地蒼穹。讀書和行走一樣,案頭山水,地上文章。
(一)讀山的巍峨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進發之前,我們曾仰面遙望附近的一座峰巔,但見色彩斑斕,彩霞滿天,白云liáo繞,輕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細,宛如游絲蛛網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紅嫩綠,尤為嫵媚動人,所有色彩輕淡柔和,交相輝映,妖媚迷人。我們干脆就地而坐,飽覽獨特美景。這一彩幻只是稍作駐留,頃刻間便飄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隱去,可又驟然返光灼灼,瞬息萬變,真是無窮變幻,紛至沓來;潔白輕薄的云朵,微光閃爍,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純潔天使。
(節選自《登勃朗峰》)(1)閱讀以上兩段文字,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①liáo
②驟
(2)以上兩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語,請寫出其中的三個。
(二)看水的浩瀚 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
(節選自《壺口瀑布》)(3)解釋文段(二)中加點的詞。
①汩汩
②打旋
(4)根據對聯要求,從以下句子中選出一副贊美山水的對聯,按上下聯順序填寫。
①青山不墨千秋畫
②乘風破浪展雄才
③學海無涯苦作舟
④滴水穿石懷遠志
⑤心有靈犀一點通
⑥綠水無弦萬古琴
⑦書山有路勤為徑
⑧身無彩鳳雙飛翼
(三)嘗一方美食 如果你到長壽之鄉浦北旅游,一定要嘗嘗當地的特產紅椎菌,好好享受大自然饋贈的天然美味。紅椎菌長在紅椎林土壤腐殖層,目前仍無法人工栽培,是十分少有的珍稀野生菌。紅椎菌色澤鮮艷,氣味芬芳,營養豐富,有滋陰、補腎、活血、健腦、養顏等功效。紅椎菌的食法多樣,燉、炒、燴均可。用紅椎菌和老母雞一起煮湯,煮出來的湯湯色紅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十分高。當地人認為,常食紅椎菌湯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5)下面是從以上文段中選出來的句子,屬于病句的一項是
A.古人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種曠達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
B.紅椎菌長在紅椎林土壤腐殖層,目前仍無法人工栽培,是十分少有的珍稀野生菌。
C.紅椎菌色澤鮮艷,氣味芬芳,營養豐富,有滋陰、補腎、活血、健腦、養顏等功效。
D.用紅椎菌和老母雞一起煮湯,煮出來的湯湯色紅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十分高。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2.讓我們吟誦古詩文,追尋文人的足跡,完成下面的詩文之旅。
詩人 打卡地點 詩文美句 所見景色 陶淵明 桃花源 ① 遍地花草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 ② 長安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 蘇軾 ③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看見落宿于沙洲的孤鴻正如詩人一般,高潔自許,不肯隨波逐流。 常建 破山寺后禪院 ④ 山光水色,鳥兒歡唱,清潭倒影。 孟浩然 洞庭湖 ⑤ 云夢大澤的水蒸氣白白茫茫,洞庭湖的波濤似乎要把岳陽城搖動。 李白 城東 ⑥ 那靜默的山青綠,那流轉的水遠去,一靜一動,相映成趣。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三、綜合(10分)
-
7.讀書,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班級開展“跟著書本去旅行”活動,請你積極參加。
(1)課文之旅精讀一篇課文,就好似沉浸在一場精彩的身心之旅中,請你仿照示例,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兩條旅行線路,領略旅行之美。
示例:《蘇州園林》—走進蘇州園林,欣賞亭臺軒榭的藝術之美。
《安塞腰鼓》:
《一滴水經過麗江》:
(2)名著之旅本次的名著閱讀之旅圍繞“摘抄”展開。請你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完成下面摘抄表右側的學習任務。名著摘抄 學習任務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①這段文字摘自蘇聯作家 青春終于戰勝了病魔,傷寒沒有奪走他的生命。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一個月后他臉色蒼白,身體消瘦,但已能勉強邁著顫顫巍巍的雙腿,扶著墻壁,在房間里艱難地走動了。母親攙扶著他走到窗口。他憑窗久久地凝望著外面的道路。一汪汪雪水在陽光下閃亮。外面已是初春解凍的天氣了。
一只胸脯灰白的麻雀神氣活現地在正對著窗戶的櫻桃樹上跳來跳去,小眼睛賊頭賊腦地望著他。
“瞧,咱倆總算熬過了冬天啊!”他一面用指頭敲著玻璃窗,一面低聲說道。②文段中說“咱倆總算熬過了冬天啊”,“熬過了冬天”對他來說是指什么?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
小語同學:研學沒有意義。首先,學校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陣地;其次,研學只是一種旅行,學生很難從中獲取真正的知識。所以,學校沒必要開展研學活動。組卷:11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50分)
-
8.按要求寫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是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也許,它能調整你的心態,讓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也許,它能打開全新的視野,讓你走出安逸之處;也許,它能營造溫馨的氛圍,讓你學會與家人和諧相處……讓我們背起行囊,走出家門,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吧!
請以“旅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擬題目,字數不少于600字;(2)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3)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組卷:8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