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5/10 8:0:9
一、基礎知識(共30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勤于勞動、善于創造是中華民族最為鮮明的偉大品格。從具有中國特色的農事節氣,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輪理(A)從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B)(巧奪天工/鬼斧神工)的農業景觀;從熱鬧非凡的節慶活動,到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都是中華文化的鮮明“名片”,zhāng xiǎn 著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和精神追求,而勞動教育正是弘揚我國耕讀傳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抓手。如何讓中華民族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學生中傳承弘揚,源頭活水就在于文化的精神指引。這樣的精神指引在新時代,讓學生在勞動中切身感知和找尋到華夏文明的基因密碼。正是由于對勞動的崇尚與尊重,因此我們才擁有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擁有了今天jǔ shì zhǔ mù 的成就。
(1)根據拼音在文段的橫線處寫出相應的漢字。
(2)A處應填的標點是
(3)文中有一個錯別字是“
(4)畫橫線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后將正確句子寫出來。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老師三番五次地批評我不做作業,我依舊周而復始,屢教不改。 B.這支樂曲,旋律急促,氣勢宏偉,在高潮時戛然而止,轉向低沉,讓人回味無窮。 C.他自信這一席話委婉得體,尤其最后一段接得天衣無縫。 D.他心高氣傲,目空一切,結果沒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葉孤舟。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是( )
①品讀經典可以養成知識豐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靈,可以讓人生從浮躁走向寧靜、從淺陋走向優雅。
②讀書還可以“養性靈”,這種好處,則非品讀經典而不可得。
③林語堂曾說:“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識,廣識見,養性靈。”
④總之,品讀經典可以培養高尚性靈。
⑤讀書可以使人增長學問見識,領悟為人處事的道理,即“開茅塞,除鄙見”,這是閱讀大多數書籍都可以帶來的好處。A.③⑤②①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①④ 組卷:328引用:24難度:0.7 -
4.下列句子中修辭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B.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C.靠著媽媽斜立著的八兒,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課堂上娟子總是瞪著杏核般的眼睛看著講臺上的老師。 組卷:21引用:1難度:0.8 -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它是一篇文質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記散文。 B.《大自然的語言》一文用“傳語”“暗示”“唱歌”等詞將動植物擬人化,寫得有情有感,這種手法大大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 C.《桃花源記》中,作者采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描繪了一個環境恬淡優美,百姓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會理想。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戰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組卷:6引用:1難度:0.9
三、書面表達(共60分)
-
14.作文。
題目:人間有太多美景,有人說,春天一片生機盎然,那是最美的;有人說,夏季荷花盛開時是最美的;有人說,秋天楓葉散落一地最美;也有人說,冬季一片純白的景象最美。而我卻覺得,無論是四季美景,還是青山秀水,都不如人間的真情美,可這真情的透露卻常常被我們忽視。
請以“不該錯過的風景”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字數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班級名;
(5)不得抄襲。組卷:12引用:6難度:0.5 -
1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任何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要學習和體驗“嘗試”這一人生必修課。例如:嘗試著走路,嘗試著寫字,嘗試著改錯,嘗試著克服困難,嘗試著幫父母做家務,嘗試著寬容待人……回想一下每一次的嘗試經歷,不一定都能成功,但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最起碼還會有經驗和教訓總結。就因為嘗試,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請以“我嘗試,我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聯系生活實際,有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組卷: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