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二)
發布:2024/8/29 13:0:8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的擬核中不存在DNA—蛋白質的復合物 B.纖維素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 C.卵細胞體積較大有利于和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為胚胎早期發育提供所需養料 D.細胞骨架和生物膜系統均與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有關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2.蛋白質合成后,它的第一個氨基酸會被氨基肽酶水解除去,然后由氨酰-tRNA蛋白轉移酶把一個信號氨基酸加到多肽鏈的氨基端,若該信號氨基酸為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之一時,該蛋白質可長時間發揮作用;若為其他氨基酸,則該蛋白質不久后會被多個泛素(一種由76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球蛋白)結合,進入蛋白酶體被降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可通過改變信號氨基酸的種類來延長蛋白質的壽命 B.多肽鏈與信號氨基酸脫水縮合發生在肽鏈的羧基和氨基酸的氨基之間 C.蛋白酶體有識別泛素和降解蛋白質的功能 D.蛋白質泛素化降解過程屬于吸能反應,而消化道內蛋白質水解過程不消耗ATP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3.S基因編碼的GLUT4蛋白是細胞膜上葡萄糖的主要轉運體,表格是對兩種鳥類的GLUT4蛋白的相關分析數據,其中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轉運。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發生在高爾基體,N-糖基化則是在內質網內完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鳥類物種 GLUT4長度(氨基酸數) N-糖基化位點數 O-糖基化位點數 A 519 2 39 B 365 2 50 A.糖基化的蛋白質合成均與游離的核糖體有關 B.GLUT4蛋白發生N-糖基化后可繼續運輸給高爾基體加工 C.B種鳥的S基因可能發生了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 D.據表中數據推測A種鳥可能更擅長飛行,比B種鳥生存能力更強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下列高中生物學實驗操作無法達成其目的的是( )
A.花生子葉薄片經蘇丹Ⅲ染液染色后用酒精漂洗,觀察細胞中的脂肪滴 B.雞成熟紅細胞吸水漲破后用差速離心法處理,分離細胞中的細胞器 C.菠菜葉片中加入無水乙醇,可提取并分離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D.研磨肝臟以破碎細胞獲取粗提取液,探究過氧化氫酶的活性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5.核被膜主要由外核膜、內核膜、核孔復合體和核纖層構成。核纖層緊貼內核膜,是一層由纖維蛋白構成的網狀結構。如圖示細胞周期中核被膜和核纖層的動態變化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核內合成的tRNA運出細胞核與核孔復合體有關 B.核纖層的解體和重新組裝可能通過核纖層蛋白的磷酸化與去磷酸化修飾實現 C.分裂末期,結合有核纖層蛋白的核膜小泡在染色質周圍聚集并融合成新的核膜 D.核纖層蛋白形成骨架結構支撐于內、外核膜之間,維持細胞核的正常形態 組卷:61引用:3難度:0.7 -
6.草履蟲的伸縮泡收集自身體內的排泄廢物和水分后,經收縮將泡內的液體排出體外,該過程不僅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還可以維持滲透壓平衡。實驗小組從池塘中收集草履蟲,然后將其置于不同的液體環境中,觀察和記錄草履蟲伸縮泡的變化。與池塘中的草履蟲相比,下列結果描述正確的組別是( )
組別 液體(相當于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 結果 A 草履蟲細胞質等滲培養液(0.4%) 伸縮泡不收縮 B 蒸餾水(0.0%) 伸縮泡的收縮頻率增加 C 生理鹽水(0.9%) 伸縮泡的收縮頻率不變 D 人工海水(3.6%) 伸縮泡腫脹后破裂 A.A B.B C.C D.D 組卷:11引用:1難度:0.4 -
7.如圖表示海水稻根細胞的細胞膜和液泡膜上部分物質跨膜運輸的不同方式示意圖,其中Na+對應顆粒的多少反映出濃度的高低情況。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轉運蛋白1和2運輸H+的方式不同,前者為協助擴散,后者為主動運輸 B.Na+經轉運蛋白1和2發生的運輸過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C.轉運蛋白在運輸H2O時,一定會發生構象的改變 D.將H+運出根細胞的過程是主動運輸,其載體蛋白還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三、非選擇題
-
20.玉米籽粒胚乳的顏色有黃色、紫色和雜色,科研人員進行了系列實驗來研究胚乳顏色形成的遺傳學機制。
(1)表1中雜交組合一與二互為
表1雜交組合 F1胚乳顏色 一 紫色RR(♀)×黃色rr(♂) 紫色 二 紫色RR(♂)×黃色rr(♀) 雜色
推測一:可能與胚乳中R基因的數量有關;
推測二:可能與胚乳中R基因的來源有關。
(2)為證實上述推測,研究人員利用突變體甲進行了相關實驗。
表2雜交組合 部分F1胚乳 基因型 顏色 三 野生型rr(♀)×甲Rr(♂) Rrr 雜色 RRrr 雜色 四 野生型rr(♂)×甲Rr(♀) RRr 紫色
②研究發現,甲在產生配子時,10號染色體分離有時發生異常,但不影響配子的育性。表2中F1出現少量基因型為RRrr的胚乳的原因是
③表2中雜交結果僅支持推測
(3)研究人員推測在雌配子形成過程中,M基因表達產物可以降低R基因甲基化水平,使其表達不被抑制。現有M基因純合突變體乙(mmRR)、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和黃色玉米(MMrr)。欲通過雜交實驗驗證上述推測,請寫出實驗組的方案并預期結果。組卷:93引用:3難度:0.6 -
21.四環素被廣泛應用于治療人及動物的細菌感染,但殘留在動物組織、奶制品中的四環素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科研人員向大腸桿菌體內導入了一些特殊的DNA序列作為生物傳感器,從而建立一種簡易、靈敏以及準確的四環素檢測方法。
?
(1)研究者利用如圖1所示的原理設計四環素檢測傳感器(圖中GFP為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當環境中有四環素時,菌體
(2)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含四環素檢測傳感器的大腸桿菌工程菌。
①利用如圖2所示的質粒1和質粒2,構建同時含片段1和片段2的表達載體,可用限制酶E、X和限制酶 E X S P 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 5′…G↓AATTC…3′
3′…CTTAA↑G…5′5′…T↓CTAGA…3′
3′…AGATC↑T…5′5′…A↓CTAGT…3′
3′…TGATC↑A…5′5′…CTGCA↓G…3′
3′…G↑ACGTC…5′
(3)研究者發現在四環素濃度較低時,隨四環素濃度增加,工程菌的熒光強度變化不明顯。欲獲得檢測靈敏度更高的傳感器,參照(1)中的原理圖,從以下選項中選擇啟動子和基因,構建表達載體并轉入大腸桿菌后篩選,則啟動子和基因最合適的組合應為①A②
Ⅰ.啟動子:
①啟動子A
②啟動子B
③經T7RNA聚合酶特異性誘導開啟的啟動子
Ⅱ.基因:
A.R基因
B.GFP基因
C.T7基因(表達T7RNA聚合酶,其活性比大腸桿菌RNA聚合酶更高)
D.sfGFP基因(表達熒光強度和穩定性都高于GFP的綠色熒光蛋白)組卷:1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