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11 12:0:1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
1.渦蟲比水螅更能適應復雜的水生環境,這是由于( )
A.渦蟲有口 B.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 C.渦蟲有肛門 D.渦蟲營寄生生活 組卷:175引用:12難度:0.7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螅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細胞 B.絳蟲屬于線形動物,有口有肛門 C.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中,消化管結構簡單 D.華枝睪吸蟲營寄生生活,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3.蚯蚓能疏松土壤,分解枯枝敗葉,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蚯蚓有環帶的一端為前端 B.沙蠶、蛭和蚯蚓同屬于環節動物 C.蚯蚓僅靠腹面分布的剛毛就能完成運動 D.蚯蚓的體壁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進行氣體交換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水族館里的水生動物多種多樣,可謂“魚龍混雜”。請你說出下列分類不正確的是( )
①娃娃魚
②鮑魚
③海馬
④章魚
⑤甲魚
⑥中華鱘
⑦鯨
⑧鴨嘴獸A.②④——軟體動物 B.③⑥——魚類 C.①⑤——兩棲動物 D.⑦⑧——哺乳動物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5.下列關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蛔蟲體表的角質層可以防止被寄主體內的消化液消化 B.鳙魚身體呈梭形、體表有黏液,可減小水中的阻力 C.青蛙和鱷魚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適應于水陸兩棲生活 D.兔子具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適于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并迅速做出反應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6.下列各組動物中,都用鰓呼吸的是( )
A.蟶、沙蠶 B.石鱉、青蛙 C.鯨、烏龜 D.蛤蜊、蝌蚪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7.目前已命名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關于軟體動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柔軟的身體外有外套膜 B.身體柔軟,都有貝殼保護 C.石鱉、田螺屬于軟體動物 D.大多生活離不開水,也有生活在陸地上的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8.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
④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② D.①②③④ 組卷:5引用:4難度:0.5 -
9.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下列關于動物運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能在空中飛行的動物既有脊椎動物也有無脊椎動物 B.動物運動時消耗的能量來自線粒體的呼吸作用 C.爬行動物只依賴骨骼和肌肉就可以完成運動 D.動物強大的運動能力有利于動物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等 組卷:38引用:2難度:0.7 -
10.科研人員在黃山風景區發現一種新動物,該動物的體毛呈灰褐色,牙齒分化,門齒發達。據此推測該動物屬于( )
A.兩棲類 B.爬行類 C.鳥類 D.哺乳類 組卷:233引用:21難度:0.6 -
11.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探究霉菌生長的環境條件”實驗。數日后觀察饅頭發霉情況記錄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裝置 饅頭 處理方法及培養環境 實驗現象 甲 50g 不給饅頭灑水,置于19~25℃的室內 饅頭沒有發霉 乙 50g 將饅頭灑水濕潤,置于19~25℃的室內 饅頭上長滿了霉 丙 50g 將饅頭灑水濕潤,置于冰箱冷藏室(4℃) 饅頭沒有發霉 A.表中有三組對照實驗,分別是甲乙、甲丙、乙丙 B.該實驗的變量是水分、溫度和有機物 C.該實驗的結論是霉菌適宜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 D.該實驗證明饅頭為霉菌的生活提供了有機物,霉菌是異養生物 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12.有關下列三種不同類型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芽孢是甲的繁殖方式 B.甲、乙、丙都有遺傳物質 C.制酸奶用的微生物與乙是同一個類群 D.丙可在有機物豐富的無菌培養基中培養 組卷:32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50分)
-
35.發酵在我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利用發酵制作了饅頭、釀酒、豆腐乳等,由于其具有獨特的風味而備受人們喜愛。在近現代,科學家認識到發酵是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的生命活動產生代謝產物的過程。隨著研究的深入,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在生產生活中有了更廣泛的應用。果醋是近年來流行的飲品,以下是葡萄醋的釀制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產酒階段和產醋階段發揮作用的微生物分別是
(2)在發酵初期階段需要先通氣,原因是
(3)請寫出微生物分解葡萄汁產酒的反應式
(4)在釀醋階段需要通入大量的空氣,據此你可做出怎樣的推測?
(5)釀制葡萄酒不需要添加任何微生物,如果工廠要釀制米酒,需要額外添加哪些微生物?
(6)除題目列出的發酵食品外,你還知道哪些中華傳統發酵食品?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36.科學研究發現,乳酸可降解塑料,使“白色污染”問題得以減輕。嗜淀粉乳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可將淀粉分解為乳酸。為探究“嗜淀粉乳桿菌對廚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如下表,每隔24h取樣并分析乳酸濃度,所得數據繪制成折線如圖。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表 實驗方案組別 廚余垃圾 處理方式 A 300mL 不滅菌,直接接種0.2g嗜淀粉乳桿菌 B 300mL 不滅菌,不接種嗜淀粉乳桿菌 C 300mL 高溫滅菌30分鐘,冷卻后,再接種0.2g嗜淀粉乳桿菌
(2)上述實驗中,
(3)B和A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
(4)由圖可知,48小時后乳酸產量最高的組別是組卷:8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