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山東省新高考物理試卷(等級性)

          發布:2024/12/13 7:0:1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碘125衰變時產生γ射線,醫學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療某些疾病,碘125的半衰期為60天,若將一定質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組織,經過180天剩余碘125的質量為剛植入時的(  )

            組卷:996引用:4難度:0.5
          • 2.我國多次成功使用“冷發射”技術發射長征十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如圖所示,發射艙內的高壓氣體先將火箭豎直向上推出,火箭加速度接近零時再點火飛向太空。從火箭開始運動到點火的過程中(  )

            組卷:1245引用:16難度:0.5
          • 3.半徑為R的絕緣細圓環固定在圖示位置,圓心位于O點,環上均勻分布著電量為Q的正電荷。點A、B、C將圓環三等分,取走A、B處兩段弧長均為ΔL的小圓弧上的電荷。將一點電荷q置于OC延長線上距O點為2R的D點,O點的電場強度剛好為零。圓環上剩余電荷分布不變,q為(  )

            組卷:2284引用:10難度:0.5
          • 4.如圖所示的變壓器,輸入電壓為220V,可輸出12V、18V、30V電壓,匝數為n1的原線圈中電壓隨時間的變化為u=Umcos(100πt)。單匝線圈繞過鐵芯連接交流電壓表,電壓表的示數為0.1V。將阻值為12Ω的電阻R接在BC兩端時,功率為12W。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357引用:5難度:0.5
          • 5.如圖所示,內壁光滑的絕熱氣缸內用絕熱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初始時氣缸開口向上放置,活塞處于靜止狀態,將氣缸緩慢轉動90°過程中,缸內氣體(  )

            組卷:1146引用:6難度:0.6
          • 6.“羲和號”是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如圖所示,該衛星圍繞地球的運動視為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接近垂直。衛星每天在相同時刻,沿相同方向經過地球表面A點正上方,恰好繞地球運行n圈。已知地球半徑為地軸R,自轉周期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則“羲和號”衛星軌道距地面高度為(  )

            組卷:2141引用:14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 17.中國“人造太陽”在核聚變實驗方面取得新突破,該裝置中用電磁場約束和加速高能離子,其部分電磁場簡化模型如圖所示,在三維坐標系Oxyz中,0<z≤d空間內充滿勻強磁場Ⅰ,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沿x軸正方向;-3d≤z<0,y≥0的空間內充滿勻強磁場Ⅱ,磁感應強度大小為
            2
            2
            B
            ,方向平行于xOy平面,與x軸正方向夾角為45°;z<0,y≤0的空間內充滿沿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離子,從yOz平面第三象限內距y軸為L的點A以一定速度出射,速度方向與z軸正方向夾角為β,在yOz平面內運動一段時間后,經坐標原點O沿z軸正方向進入磁場Ⅰ,不計離子重力。
            (1)當離子甲從A點出射速度為v0時,求電場強度的大小E;
            (2)若使離子甲進入磁場后始終在磁場中運動,求進入磁場時的最大速度vm
            (3)離子甲以
            q
            B
            d
            2
            m
            的速度從O點沿z軸正方向第一次穿過xOy面進入磁場Ⅰ,求第四次穿過xOy平面的位置坐標(用d表示);
            (4)當離子甲以
            q
            B
            d
            2
            m
            的速度從O點進入磁場Ⅰ時,質量為4m,帶電量為+q的離子乙,也從O點沿z軸正方向以相同的動能同時進入磁場Ⅰ,求兩離子進入磁場后,到達它們運動軌跡第一個交點的時間差Δt(忽略離子間相互作用)。

            組卷:1489引用:2難度:0.2
          • 18.如圖所示,“L”型平板B靜置在地面上,小物塊A處于平板B上的O′點,O′點左側粗糙,右側光滑。用不可伸長的輕繩將質量為M的小球懸掛在O′點正上方的O點,輕繩處于水平拉直狀態,將小球由靜止釋放,下擺至最低點與小物塊A發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方向與碰前方向相同,開始做簡諧運動(要求擺角小于5°),A以速度v0沿平板滑動直至與B右側擋板發生彈性碰撞。一段時間后,A返回到O點的正下方時,相對于地面的速度減為零,此時小球恰好第一次上升到最高點,已知A的質量mA=0.1kg,B的質量mB=0.3kg,A與B的動摩擦因數μ1=0.4,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225,v0=4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整個過程中A始終在B上,所有碰撞時間忽略不計,不計空氣阻力,求:

            (1)A與B的擋板碰撞后,二者的速度大小vA與vB
            (2)B光滑部分的長度d;
            (3)運動過程中A對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f
            (4)實現上述運動過程,
            M
            m
            A
            的取值范圍(結果用cos5°表示)。

            組卷:2039引用:4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