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23 9:0:1

          一、(10分)

          • 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成功焦慮癥      ①現代人大多患有成功焦慮癥,同時、對成功的想象力又極度匱乏。人們普遍在羨慕和追求這樣的幾種成功:容顏美、財富多、權力大。人們不僅擔心自己不能盡快成功,還擔心不能按照大眾認可的樣子成功。這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本沒什么不好,但若僅僅只能想象到這些,我們的社會就可能成為充滿脅迫和壓抑感的怪物。每個人都會被脅迫,也會轉身脅迫別人。
                  ②孔子中年以后周游列國,四處碰壁。行道不得,退而著書,絕筆于獲麟。按照世俗的標準,他無疑是個失敗者。想要推行政治理念,必須掌握政治權力。他不是沒有掌權的機會,但他總是倔強地毀掉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的一生,就是不斷錯失時機的一生。孟子卻認為,孔子是圣賢當中真正的成功者。
                  ③一個只能想象狹隘成功的人,不會理解孟子對孔子的評價。在一般人的眼里,看不見的成功,不算成功;不能盡快改變這個世界,就不配擁有這個世界的尊敬對孔子而言,讓這個世界發生根本的變化,才是好的。在孟子看來,孔子順應時勢,做了對天道該做的奉獻,所以他是“圣之時者”。一個對神圣負責的人,對時間的感覺可能和我們不同。
                  ④我們常常感到時光匆促。因為我們心里惦記著藏在未來某處的成功。無論怎么定義,它一定在世界之中,在可以預見的某個時間點。我們愿意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奉獻給它。對我們而言,過去和此刻的生活,都在為那個可見的未來做準備。可惜,一般人意志薄弱,智慧也不夠。我們經常受到不相干的事的誘惑和打擾,也經常錯失寶貴的時機。于是,我們自責、焦慮,到處尋找救治的辦法。后來,就有了那么多應我們需求而生的所謂成功學手冊。所有成功學無非談論一件事:為了你的未來,如何從現在的時間中榨取最大利益,于是每個人都很卷很疲憊。
                  ⑤看不到永恒和長遠的人,注定只能盯著這凡俗的成功。我們的時間,以及我們自己,都是未來所謂成功的犧牲品。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焦慮。心存神圣的人,會從容許多。他也期盼更好的未來,但他不會拿未來脅迫生命。神圣即永恒。在永恒的天平上,三百年并不比一輩子更輕。他也想為未來而努力,但他不會貶低今天的自己。他珍視時間,但不是為了投資未來的某種成功。他要做的,是用獨一無二的此生、此刻向永恒致敬。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子還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⑥投資未來的人,時刻擔心錯失時機。心存神圣的人,不替自己的未來搜捕時機,他自己就是回應神圣的獨一無二的時機。同時他認為,只要在自己的領里,在當下、在不同程度上做出成績,就能夠享有自己的尊嚴和成就感,就是人生的成功者。
                  ⑦如果你能這樣去思考和行動,就能擺脫成功焦慮癥,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1)下列對“成功焦慮癥”的表現及結果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成功焦慮癥的重要表現之一是人們對成功的想象力極匱乏。
            B.成功焦慮癥表現為人們常常擔心自己不能成功的心理狀態。
            C.患成功焦慮癥的人們總是希望能按照世俗的標準快速成功。
            D.成功焦慮癥的蔓延會讓整個社會陷入惡性內卷,令人壓抑。
            (2)關于“對神圣負責的人”的特點,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神圣負責的人,不會在意自己未來是否會取得成功。
            B.對神圣負責的人總是在憂慮在擔心,害怕錯失了時機。
            C.對神圣負責的人珍視時間,會用此生做出自己的貢獻。
            D.對神圣負責的人從容不迫,不拿未來脅迫自己的生命。
            (3)結合全文,說說怎樣才能擺脫成功焦慮癥。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二、(20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問題。
            蝴蝶與毛毛蟲      ①前一陣子,我聽到一個很悲慘的說法,人怎么就一步一步活成了我們小時候所討厭的樣子!
                  ②我小時候很討厭取悅別人。我覺得世界很黑暗,人生很空虛,沒有任何值得開心的事。我覺得如果做了任何的作品,如果我寫作或者拍攝,我所做出的作品要揭露世界有多么的悲慘,以引發讀者嚴肅的思考,而不是膚淺的笑聲。結果,我長大以后做節目,大家都跟我說,我們都看你的節目下飯。我竟然變成了一個逗人開心的人。
                  ③小時候,我覺得寫作一定要深刻,要揭示人性的悲慘、陰暗、狡猾,寫出這種深刻文學作品的時候,最多賣2000本就夠了,作者才能夠憤世嫉俗,感到自己在世界上活得多么寂寞。我小時候進書店,看到暢銷書掛了一整墻就生氣,這些教你怎么拓展人際關系、怎么賺大錢、怎么變漂亮的書,占據了書店最好的位置,卻把我所重視的嚴肅文學作品擠到角落。我當時就覺得,這些暢銷書的作者太討厭了,把世界變得很膚淺。在暢銷書當中,我尤其討厭一種人,就是把臉放到封面上去的人,你又不是賣化妝品。如果是黑白封面,我還稍微能夠忍受一點,因為比較像遺照,有一種死亡的氣息;如果是彩色的話,起碼你不要笑吧。結果后面發生了什么事呢?長大以后,我的書出現在了暢銷排行榜上,封面就是我的臉。不是黑白的,是彩色的,而且在笑。
                  ④我小時候還有一件痛恨的事情,就是被學校逼著參加各類演講比賽、作文比賽、辯論比賽,我被逼著上臺講很多言不由衷的話。所以我當時就痛下決心,我長大以后絕對不要參加演講比賽、作文比賽。可是現在我卻常常站在演講臺上。
                  ⑤我完全符合那個悲慘的描述,你一步一步地活成了你小時候所討厭的那種人。我要怎么面對這件事情呢?我們為什么還沒有感到羞愧痛苦呢?
                  ⑥其實你小時候討厭而長大后能接受這些事情,是有原因的。我想到一個很簡單的對比,就是毛毛蟲跟蝴蝶。我看過很多毛毛蟲長得非常漂亮,這些毛毛蟲可能和我想的一樣,它們覺得自己活得挺好的,并沒有一定要變成蝴蝶的想法。它們甚至可能很討厭有翅膀的生物,因為對方隨時可能飛過來把它吃掉。但最后,它還是化繭成蝶,翩翩起舞了。
                  ⑦毛毛蟲最討厭有翅膀的東西的時候,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有翅膀嗎?有翅膀的蝴蝶有一天回顧自己小時候討厭的事情,它會發現它變成小時候所討厭的那種東西,可是你可以想象蝴蝶不會覺得自己愧對毛毛蟲,這是生命的兩個不同階段,蝴蝶享受了高遠的視野,也會遭遇到颶風的危險,跟毛毛蟲完全不一樣,它沒有辦法跟貼在地面的毛毛蟲解釋飛翔在空中的樂趣以及危險,它們的訴求是不一樣的。正如小孩喜歡吃甜的,他們要當下的甜,甜讓他們感受到快樂。可是長大了,他們會察覺耐人尋味的東西最值得品味,于是開始體會到品茗茶、喝咖啡的樂趣。
                  ⑧小孩活在小孩的當下,大人活在大人的當下。所以我只能夠說,如果各位再次聽到“變成小時候討厭的樣子有多悲慘”,你要清醒地面對這類話。第一秒鐘很打動人,但細想一下你就會知道不是這樣的。我們長大以后不可能像小孩那樣,我們面對的世界會越來越廣闊,而在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里,一步步去摸索才是長大后的我們應有的姿態,在摸索中擴展人生的邊界,我們會一步一步地做出新的決定。我想這就是成長的意思
                  ⑨既然如此,成長之后我們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我活成了這個樣子。而不應該拿去跟小時候做對比,感覺羞愧,無法接受。我覺得能夠活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我們成長了,我們懂得品嘗滋味了,我們也理解到依賴外在的刺激所帶來的快樂。即便你真的變成自己小時候所討厭的那種人,也沒關系,小時候的價值就讓它留在小時候,我們長大了要享受現在,體會每一階段的豐富滋味。哪怕并不完美。如果講出了這句話,確實是因為我們對于現在的自己不滿意,那就改變現在的我們,而不是把自己推回到過往的黑影當中去,責怪自己辜負了小時候。
                  ⑩只有不把事情推給一個無辜的借口,我們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如果下一次有人跟你說,我們怎么活成了小時候所討厭的那種人?請你笑著說,沒關系,而且給自己比一個贊。
            (1)作者長大后做了哪些自己小時候討厭的事情?請結合②~④段內容簡要概括。
            (2)作者說,小時候討厭而長大后能接受這些事情,是有原因的,這里的“原因”是什么?結合⑥⑦段內容簡要概括。
            (3)讀第⑧段,說說在作者看來“成長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4)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活成了自己小時候討厭的人”的現實?請結合⑨⑩段的內容簡要概括。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六、(15分)

          • 6.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何謂“國潮”?國,即中國中國文化、中國元素。至于“潮”,從供給端看,“潮”可以解釋為“潮流”,傳統國貨完成了新時代的新演譯,新興國貨通過滿足當代需求確立位置;而中國品牌正進行著集體蛻變,品類創新和品牌革新成為市場中的集體潮流。在消費端,“潮”可以理解為“風潮”,消費者對新國貨的消費習慣開始形成,大眾對新國貨的認知、消費心理發生了從漠不關心到爭相追逐的轉變。
                  國潮需包含三個元素。首先,需要有中國                ,無論是來源于中華文化,還是帶有中國技術的                ,這是國潮產品區別于其他產品的基礎因素。其次,國潮需要符合前沿審美和技術趨勢,尤其要                新生代的需求。第三,國潮還需要有世界視野,                中國自信。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目前國潮的崛起已經從產業鏈變革、品牌高速發展這樣的數據增長發展成為消費者心智的轉變。這其中離不開國際局勢[A]經濟環境的外部推動[B]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C]如今的中國消費者[D]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從心底樹立起民族身份認同和文化自覺。
                  ①從消費層面看,年輕消費者成為國貨消費的主力——《2020國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國貨消費人群的訂單量上,90后占比35.7%,00后占比16.4%。②《青年文娛大數據》報告顯示,隨著中國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國產電影、中國流行音樂以及相聲、曲藝等傳統藝術也得到了當代年輕人的追捧。③由此可見,國潮的本質是文化自信潮。④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有誤的一項是
             

            A.供(jǐ)
            B.演
            C.(tuì)變
            D.不關心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特點 標簽 迎合 展現
            B.特點 標準 關注 呈現
            C.特色 標簽 關注 展現
            D.特色 標準 迎合 呈現
            (3)下列方括號中填入的標點符號,不正確的一項是
             

                  這其中離不開國際局勢[A]經濟環境的外部推動[B]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C]如今的中國消費者[D]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從心底樹立起民族身份認同和文化自覺。
            A.、
            B.,
            C.,
            D.、
            (4)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A.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情懷,更要靠硬實力,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B.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C.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情懷,更要靠硬實力,這樣國潮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D.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國潮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5)將“而在文化層面上,年輕人群對國潮的認同度也在提高”一句還原到文中,最恰當的一處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七、(50分)

          •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小林學習成績不好,家庭條件也一般,他總覺得周圍同學看不起自己,感覺自己的生活一片踏淡。
                  老師找他談話,和藹地說:“小林,我認為你很不錯的,你缺的是對自己的欣賞。來,你試著找找自己身上的亮點。”
                  小林眼睛一亮,低下頭想了一下:“我有時候會幫老師處理電腦故障,我做菜家里人也很喜歡吃。老師,這些算亮點嗎?”
                  “當然啦!”老師笑著說:“看來,你的動手能力很強,這個優點在很多地方都能發揮作用,你的生活也很精彩啊!”
                  小林抬起頭,滿臉的陽光:“老師,謝謝您鼓勵我!我以后要學會發現自己的亮點,讓我的生活不再黯淡。”
                  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生活就會隨之明亮起來。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