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安康中學(本部和分校)高二(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5分,共50分)
-
1.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
A.用錫焊接的鐵質器件,焊接處容易生銹 B.鐵遇冷濃硝酸表面鈍化,可保護內部不被腐蝕 C.電化學腐蝕和化學腐蝕都是金屬被氧化的過程,伴隨有電流產生 D.電冶鋁工業中用石墨作電極,用冰晶石作助熔劑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h2>
A.Na2S顯堿性原因:S2-+2H2O?H2S+2OH- B.泡沫滅火器的原理:Al3++3HCO3-?Al(OH)3↓+3CO2↑ C.HCO3-的電離方程式:HCO3-+H2O?H3O++CO32- D.NH4Cl溶于D2O中:NH4++D2O?NH3?D2O+H+ 組卷:99難度:0.5 -
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1mol甲醇中含有C-H鍵的數目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數目為0.1NA C.標準狀況下,2.24L水中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1NA D.常溫常壓下,Na2O2與足量H2O反應,共生成0.2molO2,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4NA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4.在蒸發皿中加熱蒸干并灼燒下列物質的溶液,可以得到該溶質的固體物質的是( ?。?/h2>
A.亞硫酸鈉 B.硫酸鐵 C.氯化鋁 D.高錳酸鉀 組卷:34引用:3難度:0.8 -
5.下表中實驗操作、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br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A 以酚酞為指示劑,用鹽酸標準液滴定氫氧化鈉溶液 溶液由紅色變為淺紅色便立刻讀數 測得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偏大 B 用廣泛pH試紙測定1mol/L NaHSO3 溶液的酸堿性 測得pH=3.2 NaHSO3 溶液呈酸性,證明 的電離大于水解HSO-3C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體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紅色變淺 證明純堿溶液呈堿性是由 水解引起的CO2-3D 在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濃度的ZnSO4溶液,再加入少量等濃度的CuSO4溶液 先產生白色ZnS沉淀,后產生黑色CuS沉淀 Ksp(ZnS)>Ksp(CuS) A.A B.B C.C D.D 組卷:37引用:3難度:0.6 -
6.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ΔH=akJ?mol-1。TK時,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保持溫度不變,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此時c(N2)=0.4mol?L-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則a<0 B.用NO表示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NO)為0.16mol?L-1?min-1 C.達到化學平衡時,CO的轉化率是80% D.保持溫度不變,若再向上述達到平衡的體系中充入2molNO 和2molCO,則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時c(N2)等于0.8mol?L-1 組卷:65引用:9難度:0.7 -
7.下列關于有機物因果關系的敘述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br />
選項 原因 結論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雙鍵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C 纖維素和淀粉的化學式均為(C6H10O5)n 它們互為同分異構體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水反應 二者屬于同一反應類型 A.A B.B C.C D.D 組卷:57引用:10難度:0.9 -
8.a、b、c、d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電子總數與b原子次外層的電子數相同;c所在周期數與族數相同;d與a同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原子半徑:d>c>b>a B.4種元素中b的金屬性最強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強堿 D.d單質的氧化性比a單質的氧化性強 組卷:2105引用:51難度:0.7
二、填空題(共4題,滿分為50分)。
-
24.氯可形成多種含氧酸鹽,廣泛應用于殺菌、消毒及化工領域。實驗室中利用如圖裝置(部分裝置省略)制備
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還原性質。
回答下列問題:
(1)盛放MnO2粉末的儀器名稱是
(2)b中采用的加熱方式是
(3)d的作用是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應結束后,取出b中試管,經冷卻結晶,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別置于1號和2號試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號試管溶液顏色不變。2號試管溶液變為棕色,加入CCl4振蕩,靜置后CCl4層顯組卷:1257難度:0.5 -
25.反應Ⅰ:CO(g)+2H2(g)?CH3OH(g)ΔH1
反應Ⅱ:CO2(g)+3H2(g)?CH3OH(g)+H2O(g)ΔH2
如表所列數據是反應Ⅰ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K):溫度 250℃ 300℃ 350℃ K 2.0 0.27 0.012
(2)反應CO2(g)+H2(g)?CO(g)+H2O(g)ΔH3=
(3)若容器容積不變,則下列措施可提高反應Ⅰ中CO轉化率的是
A.充入CO,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劑
(4)保持恒溫恒容條件對于反應Ⅱ:將10molCO2和30molH2放入1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CO2的轉化率為60%,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5)反應Ⅰ的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反應在t1、t3、t7時都達到了平衡,而t2、t8時都改變了一種條件,試判斷改變的條件:t2時
(6)鎳氫電池已成為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電池類型,其在堿性電解質溶液的工作原理如下:M+Ni(OH)2MH+NiOOH(式中M為儲氫合金),寫出電池充電過程中陽極的電極反應式充電放電組卷:6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