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長郡中學高考生物考前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2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生物界有許多發光生物,如發光真菌、螢火蟲等。研究發現,螢火蟲發光與熒光素有關,并且調整熒光素的結構,可以產生不同形式的腺苷酰氧化蟲熒光素,進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發光真菌和螢火蟲都具有多種類型的生物膜 B.發光真菌發光時,可由葡萄糖直接提供能量 C.腺苷酰氧化蟲熒光素的形式影響熒光的顏色 D.螢火蟲的發光離不開熒光素酶的催化作用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2.通過染色劑對細胞內的物質或結構染色,可以觀察細胞內物質或結構的存在。下列實驗正確的是( )
A.用健那綠染液對菠菜葉肉細胞染色,觀察線粒體的存在 B.用染色劑對黑藻葉片的葉綠體染色,觀察葉綠體的形態 C.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是否變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用龍膽紫染液對根尖細胞染色體染色后才能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3.脲酶是一種能使尿素分解成NH3和CO2的蛋白酶。如圖表示pH對兩種脲酶的相對酶活性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相對酶活性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反應物的消耗量或生成物的生成量來測定 B.該實驗中有兩個自變量,一個因變量 C.在植物刀豆脲酶和海洋細菌脲酶的最適pH條件下,兩種酶的相對酶活性均最高 D.若將pH從13下降到8,推測海洋細菌脲酶的活性先下降后升高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4.“奧密克戎”是迄今為止侵染能力最強的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能被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毒株侵染的人體細胞都具有一個共性,即細胞膜上有一種跨膜蛋白--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新冠病毒能利用其表面的S蛋白識別靶細胞上的ACE2蛋白,然后侵人這些細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奧密克戎”侵染能力強,但不能在添加血漿的培養基上繁殖 B.高溫能使S蛋白失活,該蛋白失活后依然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 C.能被“奧密克戎”侵染的眾多細胞內ACE2基因都已表達 D.“奧密克戎”等病原體侵染的細胞裂解死亡不是基因控制的 組卷:24引用:6難度:0.8 -
5.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類長約22個核苷酸的非編碼RNA,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中。microRNA通過與靶基因的mRNA結合阻斷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且microRNA與結直腸癌等腸道疾病關系密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microRNA能與mRNA結合,前者上有反密碼子,后者上有密碼子 B.microRNA 可能會抑制腸道細胞內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達 C.mieroRNA可在轉錄水平上對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進行調節 D.microRNA和靶基因mRNA通過磷酸二酯鍵結合形成局部雙鏈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
6.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冬奧會滑雪賽場上運動員在寒冷的雪地比賽時,機體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運動員在寒冷的賽場上神經系統興奮性比溫暖的室內高 B.寒冷環境下運動員大腦皮層產生冷覺屬于非條件反射 C.在寒冷的賽場上,運動員正常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D.運動員體內促使肝糖原分解的信息分子主要是胰高血糖素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
7.種間和屬間雜交是獲得單倍體大麥的方法。某研究人員將二倍體大麥(染色體組成為2n)與其近緣種(染色體組成為2m)雜交,發現兩者產生的配子可進行正常的受精作用形成合子。但在合子隨后的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間遺傳的不親和性,近緣種的染色體組從合子中被排除,形成單倍性胚胎,最終發育成單倍體大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形成單倍性胚胎前,合子的染色體組成可能為(n+m) B.題中所述的遺傳不親和性可能是由于合子發育過程中染色體無法正常聯會 C.與正常二倍體大麥植株相比,單倍性胚胎發育成的單倍體大麥植株弱小 D.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大麥幼苗可快速獲得純合大麥植株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17~2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1、22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此題包括4小題,共45分。
-
21.【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在我國,樂果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有機磷農藥,對樂果污染的土壤進行微生物修復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現要從土壤中篩選能有效降解樂果的微生物,回答下列問題:
(1)用于篩選的樣品應來自
(2)微生物馴化是指在培養過程中,逐步加入某種物質,讓其逐漸適應,得到對此種物質耐受或者能降解此種物質的微生物的過程。該實驗中,所用馴化培養基含有蛋白胨10.0g、氯化鈉1.0g、磷酸二氫鉀1.0g、水1L、葡萄糖1.0g,其中的蛋白胨可提供
(3)將馴化后的微生物進行平板劃線純種分離時,不需要進行一定倍數的梯度稀釋,原因是
(4)從不同斜面培養基中取菌株進行活化后制成菌懸液,接種于以樂果原液為碳源的培養液中,適宜溫度振蕩培養24小時后,通過測定培養瓶中
(5)若要探究某菌株對樂果的降解能力與樂果濃度的關系,實驗的設計思路為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22.蘇云金芽孢桿菌中含有一種抗蟲基因(Bt基因),通過產生蘇云金芽孢桿菌伴孢晶體蛋白(Bt抗蟲蛋白),破壞鱗翅目昆蟲的消化系統來殺死棉鈴蟲。科學家將該細菌的“殺蟲基因”轉到棉花里,培育出了抗蟲棉,讓棉花也能產生Bt抗蟲蛋白抵抗蟲害。回答下列問題:
(1)可利用PCR技術獲取并擴增Bt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B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這是因為
(2)PCR與體內DNA復制相比,其特殊之處有
(3)Bt基因兩端的酶切位點如圖甲所示,圖乙中質粒表達載體上的ampR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為四環素抗性基因,P為啟動子,小箭頭表示酶切位點。
實際操作中,一般EcoRⅠ和BamHⅠ兩種酶進行切割,與只采用EcoRⅠ切割相比,用兩種酶切的優勢一是避免
(4)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農桿菌后,要用選擇培養基進行篩選。已知未導入表達載體時農桿菌對青霉素和四環素均不具抗性,在不含抗生素的培養基(標記為A)中有經過轉化的農桿菌單菌落(由一個菌體繁殖而成),挑取一部分菌接種到含有四環素的培養基(標記為A1)中培養,再挑取一部分菌接種到含有青霉素的培養基(標記為A2)中培養,若出現
(5)轉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還要對棉花進行組卷:1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