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A9協作體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24 13: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于氣候、經濟、文化等原因影響,山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樂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陜西十大怪”:面條似腰帶,鍋盔像鍋蓋,碗盆難分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凳子不坐蹲起來,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帕帕頭上戴,唱戲吼起來。據此回答9~10題。
            “面條似腰帶,鍋盔像鍋蓋”的飲食習慣,主要原因是關中地區主要種植作物是(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2.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于氣候、經濟、文化等原因影響,山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樂方面形成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陜西十大怪”:面條似腰帶,鍋盔像鍋蓋,碗盆難分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凳子不坐蹲起來,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帕帕頭上戴,唱戲吼起來。據此完成1~2題。
            “房子半邊蓋”是一種節約成本的建筑方式,最有可能蓋哪個方位的半邊( ?。?/h2>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傳播后,諸多行業如石化、電子產品制造、服裝企業、母嬰行業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加入了口罩生產的行列。據此完成3~4題。
            疫情爆發后,諸多行業能夠迅速轉型加入口罩生產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0引用:0難度:0.80
          • 4.2020年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傳播,在黨中央統一領導指揮下,白衣戰士、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迅速響應,積極行動,馳援武漢。諸多行業如石化、家電、汽車制造、電子產品制造、服裝企業、母嬰行業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加入了口罩生產的行列。這些無不凝聚著中國力量,體現著中國速度,詮釋著中國精神。據此完成35~38題。
            受疫情防控影響,最有可能得到發展的行業是(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5.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因黃河貫穿,早在2000年前,當地將黃河水通過引水渠引入銀川平原灌溉農田,發展農業。1958年8月開工建設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結束了銀川平原兩千多年無壩引水的歷史。如圖為銀川平原古灌區渠系圖。據此完成4~6題。
            圖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 ?。?/h2>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6.年降水量僅200毫米左右但蒸發量達1600毫米的銀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因黃河貫穿,早在兩千多年前,當地將黃河水通過引水渠引入銀川平原灌溉農田,發展農業。如圖為銀川平原古灌區渠系圖。據此完成5~6題。
            長期維持引水渠功能必須解決的問題是( ?。?/h2>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共3大題,共40分)。

          •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江西省的省級行政中心南昌與武漢、長沙、合肥三個省級行政中心城市共同組成了長江中游城市群。它們相連正好呈現四邊形形狀,被形象地稱為“中四角”。如圖為長江經濟帶及“中四角”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南昌市從古至今都是南方重要的商貿城市,是沿海地區商貿輻射中西部的中轉樞紐。市內大型商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城中大商場,城區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格局。
            (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四角”城市群發展的區位優勢。
            (2)從城市空間結構的角度,分析南昌市形成“城中大商場,城區大市場,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
            (3)為中四角城市群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美國半導體產業有三次明顯的轉移。第一次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轉到日本。第二次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2000年,轉移到韓國和中國臺灣。每一次轉移的過程都帶動了當地科技與經濟飛速的發展。我國大陸正在承接第三次轉移,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獲取了部分國外半導體封裝、制造等業務。隨著全球電子化進程的開展,我國半導體產業厚積薄發,半導體產業下游發展興旺。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生產國和消費國。
            材料二:圖1為半導體產業鏈示意圖;圖2為大陸半導體制造產業分布圖。

            (1)分析美國半導體產業進行第一次產業轉移的原因。
            (2)第二次半導體產業轉移時,美國逐步把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進行分離,開始主動將生產線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說明此階段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生產特點。
            (3)第三次半導體產業轉移為規模轉移。簡述我國承接半導體第三次轉移的優勢條件。
            (4)據圖描述中國半導體企業分布特點,并推測國內半導體制造產業未來可能出現的轉移方向及主要區位條件。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