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一中教育集團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0 0:0:4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古詩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C.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組卷:99引用:7難度:0.8 -
2.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聞氣體氣味B.
傾倒液體C.
取用固體藥品D.
點燃酒精燈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色煙霧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組卷:430引用:10難度:0.2 -
4.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B.食品包裝時充氮氣可防腐 C.按質量計算,空氣中約含氮氣78%,氧氣21%,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1% 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不跟其他物質反應,曾被稱為“惰性氣體” 組卷:18引用:3難度:0.6 -
5.2023年9月23日,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在杭州盛大開幕,主火炬全球首創采用零碳甲醇燃料。零碳甲醇經過技術迭代,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從工業尾氣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每生產1噸這種零碳甲醇可以消納1.375噸的二氧化碳,實現了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廢碳再生,是符合“碳中和”屬性的綠色能源。如圖是甲醇燃燒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B.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C.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分子種類都沒變 D.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 組卷:37引用:1難度:0.5 -
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下列有關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地球上淡水資源短缺,必須節約用水 B.肥皂水可用于區分硬水和軟水 C.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D.凈水方法中,蒸餾比過濾凈化程度更高 組卷:727引用:9難度:0.3 -
7.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證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占 15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紅磷燃燒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適當過量 組卷:464引用:3難度:0.3 -
8.根據下列三種微粒結構示意圖,所獲取信息不正確的是( )
A.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B.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離子 C.①②化學性質相同 D.它們表示兩種元素 組卷:35引用:1難度:0.6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空2分,共18分。)
-
23.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尋找新的催化劑”的實驗中發現:將部分生銹的鐵釘放入過氧化氫溶液,也可以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于是,他們對此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什么物質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鐵釘表面的氧化鐵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猜想二:鐵釘里的
【進行實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Ⅰ:取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加入一定質量的氧化鐵粉末,并將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于試管口,觀察現象 — 猜想一成立 實驗Ⅱ:取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相同質量的鐵粉,并將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于試管口,觀察現象 無明顯現象
【繼續探究】小組同學補做以下實驗,進而確認了該實驗結論。①實驗前稱量氧化鐵粉末的質量為m1;②完成實驗Ⅰ;③待反應結束,將實驗Ⅰ試管里的物質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氧化鐵粉末的質量為m2,且m1
【拓展延伸】
(1)為探究氧化鐵的催化效果,小組同學將過氧化氫溶液平均分成兩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氧化鐵,另一份不做處理。則生成氧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的圖像正確的是
(2)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除催化劑外,還可能有組卷:35引用:1難度:0.5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每空2分,共6分。)
-
24.以下是某品牌補鈣劑說明書的部分內容,請回答以下問題:
(1)碳酸鈣中鈣、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2)碳酸鈣中鈣、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計算兒童每天嚼食此鈣片1片可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組卷:3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