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中考道德與法治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
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 )
A.公民 B.國家 C.人民 D.人大代表 組卷:25引用:9難度:0.9 -
2.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這一年,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的“脈動”尤為強勁。“海牛Ⅱ號”鉆機鉆出231米的新紀錄,刷新深海鉆機鉆探深度紀錄;海洋一號D衛星和海洋二號C衛星“閃耀”星河;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實現100萬千瓦滿負荷發電……這表明( )
A.我國將發展科技作為中心工作 B.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C.我國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 D.我國科技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3.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是( )
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B.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C.一個中國原則 D.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4.對全面放開二孩兒、三孩兒政策認識正確的是( )
A.說明國家將取消生育限制,增加人口數量 B.直接制約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C.這是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調整和完善 D.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改善男女性別比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5.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
A.社會主義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一國兩制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組卷:7引用:3難度:0.9
三、材料分析題(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本題共4小題,共15分)
-
16.關心社會發展是現代中學生具備的核心素養,為了增長知識、拓展眼界,培養家國情懷,某校九年級(4)班同學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為主題分組開展了系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國情組關注兩會的召開,通過搜集、整理等形式,繪制出以下表格。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完成該表格。新聞直播間 體現的道理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 (1)材料中提到的國家戰略是: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2021
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2887.2萬戶,同比增長15.4%,基本
恢復疫情前水平,經濟穩定增長。(2)由材料可以看出,改革開放是 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中國與世界各國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贏多贏。 (3)說明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
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
時政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草案)》的議案。
時政二:2022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工作報告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602件,審結28720件。通過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4)時政二說明全面依法治國要不斷推進組卷:4引用:1難度:0.3 -
17.5月15日至21日是2022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第31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以“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通過持續、深入的城市節水宣傳,使節約用水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動了城市節水工作的開展。同學們為此展開了一些調查并做了如下記錄:
記錄一:中國的水資源基本狀況是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多北少,沿海多內地少,山地多平原少,近31%的國土是干旱區(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生產力布局和水土資源不相匹配,供需矛盾尖銳,缺口很大。
(1)請根據記錄一概括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寫出兩點即可)
記錄二:水資源污染嚴重
在七大水系100個國控省界斷面中,I-III類、IV-V類和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36%、40%和24%。此外,城市地下水約有64%遭受嚴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為輕度污染。水資源的重復循環利用率偏低:
工業生產用水效率低,導致成本偏高,單方水的GDP產出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國大多數城市工業用水浪費嚴重,平均重復利用率只有30-40%,無法與先進國家相比。
(2)記錄二的調查數據表明我國必須堅持哪一基本國策?
記錄三:水資源的管理和宣傳不到位
長期以來,科學有效使用水資源的引導和督察不到位,水資源短缺現狀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民眾節水意識淡薄,各行各業用水浪費現象普遍存在。
(3)針對記錄三的問題,同學們打算積極行動起來。請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寫出對應的解決辦法。(要求解決辦法科學合理,具體有效)組卷:2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