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9/26 2: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天宮課堂”真奇妙,下列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油分離實驗 B.無線電波通訊 C.宇航員的呼吸 D.太空拋物實驗 組卷:50引用:18難度:0.9 -
2.人體每日需要攝入適量的鈣,這里的“鈣”指的是( )
A.元素 B.單質 C.分子 D.原子 組卷:218引用:23難度:0.8 -
3.節約用水是保護水資源的有效途徑。適合張貼在學校水龍頭旁的標識是( )
A. B. C. D. 組卷:136引用:15難度:0.8 -
4.下列基本實驗操作圖示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取用液體藥品C.
加熱液體D.
讀取液體體積組卷:153引用:8難度:0.7 -
5.科學家對人類文明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拉瓦錫編制了元素周期表 B.門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 C.錢學森確定了空氣的組成 D.張青蓮為測定相對原子質量貢獻非常大 組卷:21引用:6難度:0.7 -
6.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在實際生活中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物理性質有關的是( )
A.氫氣用作保護氣 B.液氮用于低溫超導研究 C.氮氣用于食品防腐 D.氧氣用于煉鋼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7.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混合物,后者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氣體 B.清新的空氣 液態氧氣 C.二氧化碳 氮氣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其中第16小題9分,第17小題6分,第18小題7分,19題13分,20小題10分,21小題10分,共55分)。
-
21.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很多因素有關。進行鐵絲燃燒實驗時,某小組發現實驗現象與預期的不同。
【查閱資料】鐵絲根據用途不同,成分也有差異,通常含碳和其它元素(本題不考慮其它元素)。
【提出問題】鐵絲燃燒的劇烈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作出猜想】猜想一:
【進行實驗】實驗編號 氧氣含量 鐵絲情況 燃燒現象 1 21% 鐵絲 不能燃燒 2 21% 鐵粉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3 60% 鐵絲 燃燒,輕微火星四射 4 100% 鐵絲 燃燒,火星四射明顯 5 X 含碳0.2%的鐵絲 劇烈燃燒,少量火星四射 6 100% 含碳0.6%的鐵絲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實驗1和
③實驗5與實驗6對比,X的值為
④鐵絲易生銹,實驗前需用砂紙打磨,由此推測還有
A.氧氣的含量
B.鐵絲的含碳量
C.反應物的接觸面積組卷:40引用:5難度:0.6 -
22.化學教材“尋找新的催化劑”研究性實驗,引起了化學探究小組的興趣。
【實驗探究一】氧化鐵能否作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
甲同學依次設計了三個實驗:
實驗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試管中,觀察到有極少量氣泡產生,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說明H2O2溶液常溫下緩慢分解。
實驗二:在實驗一的試管中加入WgFe2O3粉末,有大量氣泡產生,然后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說明
實驗三:待反應結束后,將試管里的不溶物濾出,并洗滌、干燥、稱量,固體質量仍為Wg。說明
【實驗結論】甲同學認為,Fe2O3粉末可以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
【反思評價】乙同學認為要證明甲同學的結論正確,僅做這三個實驗還不充分,需要再補充一個探究實驗。該實驗是
【實驗探究二】催化劑的質量大小是否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速率產生影響?
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利用壓強傳感器測不同質量二氧化錳對雙氧水分解快慢的影響。在8mL3%的雙氧水中分別加入了0.08g,0.12g,0.24gMnO2.測得容器內壓強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曲線的斜率表征催化反應的速率)。據此回答問題:
?
(1)根據圖2可發現:該實驗條件下,30s內催化分解8mL濃度為3%的雙氧水,MnO2的最小用量為
(2)根據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范圍內,二氧化錳用量越多,雙氧水分解越快;
b.反應容器的氣密性,對實驗所測數據的精確度有影響;
c.稱量的二氧化錳質量的精確度對實驗裝置中最終的壓強大小沒有影響。
【實驗探究三】過氧化氫溶液質量分數是否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速率產生影響?
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濃度的H2O2溶液(見下表),實驗中使用傳感器裝置測算生成O2的質量(如圖3所示)(圓底燒瓶內氣壓變化在安全范圍),繪制氧氣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4所示。實驗編號 H2O2的質量分數(%) H2O2溶液的體積(mL) 對應曲線 Ⅰ 3.4 10.0 a Ⅱ 2.4 10.0 b Ⅲ 1.7 10.0 c(待繪制)
(1)根據實驗探究目的,從圖4曲線a、b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2)在圖4中畫出曲線c的大致位置及趨勢。組卷:23引用:1難度:0.5